近年来,淅川县盛湾镇紧扣乡村振兴主线,围绕“库区水美、移民村美、农民和美”目标,持续推动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让移民群众实现“稳稳的幸福”。淅川台王卓、蔡正裕报道:
在盛湾镇河扒村山坡上,菊花如星辰般点缀山野,微风轻拂,清香四溢。村民们收割、打捆、装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边农耕图。河扒村是后靠移民村,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河扒村肥沃的河滩地基本全部被淹没,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导致山坡地也慢慢变成“撂荒地”。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考察学习研究,引进药用菊花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让村民受益、为产业赋能,使河扒村“撂荒地”变身“金土地”。河扒村村干部王成卷谈到土地流转时神采奕奕:村民们有了土地流转的收益,闲时也来务工挣点钱,生活过得挺充实。
柴振法是河扒村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和老伴儿两人有说有笑。房子里“乔迁新居”条幅格外显眼,家居装饰十分温馨,彩电、空调、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现在的柴振法不仅住得好,日子也过得非常充实,自从菊花基地引入河扒村,他闲暇之余还在基地务工,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河扒村移民 柴振法:国家给我们盖的房子很漂亮,很满意。我的孙子们都在外地,以前他们都不回来,现在回来玩的都不想走了。我现在很知足。
通过移民避险解困项目,盛湾镇不仅让河扒、黄龙泉、兴化寺等村村民住上新房子,还在2018年将距离乡镇较远的村民集中搬迁至盛和社区。盛和社区居民 王永平 :变化很大,学生们上学也都很方便,各方面都很好。在社区里当保洁员,兼任楼长,一个月也有几百块钱收入。
搬出山沟沟,住进新社区。盛湾镇扎实做好后期移民安居富民工作,配套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公共厕所、卫生院、垃圾处理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还引入藤编加工车间、食用菌基地,发展水产养殖、文旅民宿等产业,探索“果、蔬、渔、药、菜”多点支撑的“短、中、长”产业发展布局,确保群众短期见回报、中期有发展、长期能致富,让村民真正“搬”进幸福里。盛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锋:盛湾镇统筹推进移民后扶发展项目,引进盛客薯业、豫秀山淅、沛兴水产一系列全链条龙头企业,带领广大移民群众发展产业,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走上一条“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
政策搭台,产业唱戏;集体壮大,移民致富。通过多年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在淅川县像盛湾镇这样的移民乡镇乘春风、绘蓝图,党建引领更奋进,振兴路上争朝夕,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