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马蹬镇:十年护水 走出绿水青山富民路


记者 杨峰

2024-12-11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作为淅川县首批移民乡镇,通水十年来,马蹬镇倾情护水保生态、立足绿色谋发展,创新转型、多业并举,实现了移民生活节节高,绘就村富民强新画卷。淅川台记者王爽、王范生、蔡正裕报道:

马蹬镇石桥村是淅川县第一批移民村。十几年前,石桥码头商户林立、熙熙攘攘,是马蹬镇重要的交通枢纽。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世纪移民的开始,这个昔日的繁华村庄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万顷碧波倒映着的团团翠色。护林员刘胜体:【以前(这里)树木比较稀少,通过这几年飞播和人工造林,现在树木植被比较茂盛,到山上可以看到松树、柏树、五角松、红叶石楠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空气也变好了,现在来到山上可以看到红腹锦鸡、猞猁等不常见的动物。】

搬迁是为了“一湖碧水北上”的壮举。而留下,也意味着担起了保水护水的重担。为了实现一湖碧水“生生不息”“永续”北上,马蹬镇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先后实施生态造林8万余亩,石漠化治理6000余亩,补植补造100万株,同时,常态化清漂清淤,实施小流域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护林员刘胜体:【我们全村护林面积17992亩,我自己的巡护面积是5800多亩,平均每天走100里路。检查树木看有没有病虫害,如果有就及时上报,及时防疫。第二就是看有没有乱砍乱伐现象。第三就是防止牛羊进山。第四是防止有人带火种进山。】

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改变了马蹬镇的产业结构。马蹬镇仔细梳理资源优势,利用秦楚丹阳大战古战场、欧阳修读书处、淅川坑南遗址等多处人文遗址,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出了丹江大观苑、八仙洞等一张又一张“文旅名片”。如今,镶嵌在丹江口水库东岸的马蹬镇处处湖光山色、旖旎动人,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厚重而包容的中原文化熠熠生辉。每逢节假日,石桥码头车流熙熙攘攘,丹江岸边游客络绎不绝。马蹬镇宣传委员、副镇长费立立:【我们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印象马蹬”品牌农家乐了108家,新发展听海别苑、水韵山居等五家精品民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实施生态造林,全镇林地面积共达到了20.93万亩,森林覆盖率49.8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