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年共受理案件225446件,审执结204351件,收结案件数量稳居全省第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阳篇章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以高度政治责任 推进法治南阳建设
全市法院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463件,同比下降12.6%。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19件159人,对其中29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追缴“黑财”996万元。从严从重惩处重大恶性犯罪,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957件2577人,坚决严惩危害社会秩序犯罪,审结案件1935件,同比下降27.4%。精准打击涉缅北、菲律宾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审结案件2169件3425人,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1.77亿元,坚决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索构建“一体两翼四轮”涉军维权“南阳样本”,做优做实涉军维权司法保护体系,办结涉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案件107件,用心用情用法解决纠纷。市中级人民法院被中部战区政法委和北京等七省市政法委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并重,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357件,58.88%的行政案件由院庭长办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952人次,41.36%的行政争议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调撤率同比提高14.63个百分点。连续16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把司法理念、裁判标准向前传导至行政执法环节,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以为民情怀 做好民生司法保障工作
持续优化线上线下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网上阅卷、在线庭审、电子送达、线上退费等服务102万余次,退回诉讼费6922万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人受尊重、办案都方便”,全市法院诉讼服务满意率98.83%。为困难群众缓减免诉讼费156.5万元,努力做到让有诉求的群众都打得起官司。
强化“如我在诉”意识,融合情理法化解各种民生“小案”,审结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110993件,劳动争议案件1972件,依法保障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坚持未成年人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在全省率先推出法庭教育、社会调查等10余项机制,市中级人民法院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创建“月季花开”司法品牌,选派211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讲授法治公开课300余场,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织密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网,持续开展“豫剑执行”专项行动,共执结案件66372件,执行到位金额61.93亿元,使“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让切实解决“执行难”成色更足。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坚决严厉打击,全年“限高”“纳失”24263人次,判处拒执犯罪24人,防止被执行人有钱不还债、拒不执行还能奢侈生活。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职责,深化“走基层 与巡回法庭同行”“执行直播”活动品牌,积极推进“小案大道理”系列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12次,发布各类案例800余起,制作短视频、微电影43个,“天平南阳”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政法机关十佳新媒体账号。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妥善审结涉企纠纷33224件、标的额327.18亿元,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持续向优。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的积极作用,审结破产案件110件,化解债务39.03亿元,盘活土地387.91万平方米、房屋35.26万平方米。审结一审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案件34390件,标的额232.93亿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对金融交易合法性进行“穿透式”审查,审结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149件202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
依法助力创新开放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931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以“侵权方赔偿+有偿使用”模式化解纠纷24件,用司法为中医药“把脉开方”,保障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全力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沿线和汉江淮河水源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372件,判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费用615万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司法保护基地入选全国法院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示范基地。
以新时代司法理念引领审判工作高水平发展
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构建“多位一体”的联动解纷网络,与233家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吸纳特邀调解员1273名,化解纠纷64113件。淅川县人民法院荆紫关法庭被最高院评为先进集体,相关做法入选最高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典型案例。坚持“办案就是治理”,围绕行业治理、行政管理等领域苗头性、普遍性问题,发送司法建议40件,得到相关单位的积极反馈和采纳,实现矛盾纠纷从一案化解到一域治理。
坚持让公平正义快速抵达,持续深化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细化一审、二审独任制审理工作规范,63.46%的案件在1个月内审结。坚持持续推进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105766件,推动审判执行质效持续向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5年,全市法院将继续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实干奋进,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实现新提升,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做实司法为民上取得新成效,在深化司法改革上力求新突破,努力为“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