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阳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市市场监管工作将聚焦“六个实干争先”,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大局,防范化解风险,优化监管政策,提升治理能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暖向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新局面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坚持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在促进经济回暖向好上实干争先
全面推动市场准入机制改革。有序做好存量公司注册资本调整,引导新设公司严格遵守最长5年认缴期限。加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探索建立名称业务抽查机制。推动实施“个转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推动高频政务事项“极简化”办理。强化助企帮扶举措,深入实施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中小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
坚持落实落细“四个最严”要求 在提高“三品一特”监管水平上实干争先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开展肉类产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网络销售食用农产品等领域综合治理,提高食品抽检的精准性和靶向性,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提高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深化药品监管改革创新,服务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品种监管,抓好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完善重点品种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强化“两品一械”全周期质量监管。加强“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建设,巩固医疗机构报告主渠道作用。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巩固提升、电梯安全筑底、工业气瓶充装等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电梯96333智慧监管系统、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坚持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在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上实干争先
健全消费维权机制。树立“大消保”工作理念,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联席会议机制,配合推进消费环境联盟建设。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强化在信用分级分类、消费提示警示、行政约谈指导中的运用。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围绕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五个放心”,大力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探索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破解消费痛点问题,查处售后推诿、虚假承诺、霸王条款等行为。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打击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社会反映强烈问题。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力度。凝聚消费维权共治合力,打造一批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三书一函”,加强消协组织建设,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在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上实干争先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立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质量奖和“美豫名品”培育库,积极参与评选第九届河南省省长质量奖,参与认定一批“美豫名品”。加大对我市“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新培育推荐一批省长质量奖企业、质量强省领军企业。开展重点产业链质量管理升级活动。提升计量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开展加油机、电子计价秤、民用“三表”、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专项监督检查。完善认证认可体系,抓好艾草产业国家区域认证提升试点建设,围绕培育壮大我市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开展中小微企业认证提升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实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探索推动我市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认证。纵深推进标准南阳建设,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标准供给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强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在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专设一批专利培育中心,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申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阳),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坚持维护统一公正市场秩序 在大力激发市场活力上实干争先
常态化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加强源头把关,对拟由政府出台的文件要做到应审尽审。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聚焦“一老一小”、能源、医药、教育、旅游等重点领域,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加强网络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开展打击传销与直销企业涉传行为专项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力度,突出查办曝光大案要案。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执法。加强电子计价秤、加油机、充电桩等计量器具综合治理。实施虚假认证专项整治。开展机动车检验、生态环境监测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查处涉导向、政治敏感性问题以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违法广告。加强不公平格式条款治理。开展平台经济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配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规范殡葬领域市场秩序。提高涉企违规收费治理成效。部署开展涉企收费政策合规审查,推动收费问题源头治理。加强与发改、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
坚持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在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干争先
促进监管执法公平统一,推进服务型执法,推广说理型行政处罚文书。探索建立“调裁审分离”执法方法,推行“简案快办”模式。推动提高企业信用水平,研究制定《信用承诺事项清单》《信用合规指导书》,推动信用风险分类与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风险分级深度融合。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完善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优化信用修复机制。强化信息化建设支撑。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