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布满老茧、充满力量的手,一颗纯真质朴、善良仁爱的心,29年来,邓州市裴营乡裴营村王庄村民小组的王大敏,以无怨无悔的坚守,默默承担起照顾瘫痪婆婆的重任,成为邻里间口口相传的好儿媳。
近日,记者前往王大敏家中探访,恰逢她正为89岁高龄的婆婆洗漱。她麻利地整理床铺,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照料,已成为王大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日常”。
1986年,24岁的王大敏与王书臣喜结良缘,两人相濡以沫,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她与公婆和睦相处,尤其与婆婆情同母女,家庭氛围温馨和谐。然而命运多舛,1996年3月,婆婆突发疾病,虽经全力救治,仍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彼时,王大敏尚有年幼的3名子女需抚养,同时兼顾8亩多责任田,而丈夫为生计远赴西安务工,照料婆婆、养育子女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王大敏柔弱的肩上。
1998年,婆婆再次中风,彻底失去行动能力,性格也因此大变,时常无故发脾气。面对婆婆的责骂,王大敏虽一时心灰意冷,甚至萌生轻生之念,但念及家庭责任,她最终选择坚强面对。
春秋时节,天气晴朗,王大敏会抱婆婆至户外晒太阳,为方便照料,她特意将责任田调整至村边,劳作时亦不忘将婆婆安置于椅中,由公公照看。据王大敏回忆,因长期抱婆婆,家中半圆形胶质椅子已用坏了5个。
2010年,婆婆完全丧失意识,成为植物人,王大敏更是无微不至,从喂食、换洗、擦洗身体到处理排泄物,无不亲力亲为,确保婆婆多年卧床未生褥疮。
“水果和蔬菜煮熟后,需要磨成糊,每天搭配着给婆婆吃。”在饮食上,王大敏也十分用心,总是换着花样给婆婆补充营养。她每天6时准时起床,给婆婆准备好食物,一匙一匙地慢慢喂,一顿饭需喂半小时甚至1小时,从不厌烦。
在照顾婆婆的日子里,王大敏早已成了“全能护理师”,把做营养餐、翻身擦身、洗脚洗头这些动作刻在了骨子里。王大敏经常观察婆婆面相,一看她脸红、身上发热,就赶忙给她喂退烧药,不行的话,就立即请医生诊治。这些年王大敏还学了些按摩知识,空闲时给婆婆按摩、敲腿,使她睡在床上舒服些。随着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又为婆婆房间安装了空调,确保四季舒适。
王大敏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了她的3个子女,他们懂得感恩,放学或星期天,抢着给奶奶喂饭,帮妈妈做家务。如今,3个孩子均学有所成,有稳定工作。
“我的妻子有一颗善良孝敬的心,我很感谢她这些年为老人、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是她撑起了俺们的家。”丈夫王书臣说。
村里的人们常说,王大敏是个有大爱、贤惠的好儿媳!面对街坊邻里的赞扬,王大敏总是腼腆地笑着说:“孝敬老人是我分内的事。”
通讯员 赵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