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走进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白营村,在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内,水萝卜、小茴香菜等进入收获期。种植户们忙着收割、装车,一幅产销两旺的春日丰收图景跃然呈现。宛城台记者王浩、乔盈盈、姚宇泽报道:
在小茴香菜种植大棚里,白营村党支部书记白中龙一边帮助群众采收,一边算起了收入账,蔬菜大棚可以全年不间断的供应瓜果蔬菜,水萝卜、小茴香菜、红苋菜、荠菜、葡萄都能供应,一个大棚一年能带动村民增收2万元左右。白中龙告诉记者::“我从20年开始种植这个葡萄,二十亩,现在发展到了快将近400亩。现在带动的务工人员,都是个500人左右。”
宛城区瓦店镇白营村是河南省第三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因其水利条件和土质好、产量高,当地所产的农产品一直备受青睐。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积极调优产业结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积极推动果蔬经济发展,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瓜果大棚近400亩,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在瓦店镇白营村,90后村民白金宇是村里有名的蔬菜瓜果种植户,家里从事蔬菜种植已将近40年,家中20多个蔬菜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管、喷灌等设备一应俱全。除了自家种之外,年轻又懂技术的他,同时也是村里种植户们的技术员。白金宇介绍,村里是沙质土地,很适合蔬菜种植。精细化管理技术到位后,种出的小白菜和水萝卜不仅颜色鲜亮,口感也更好。在家门口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村民们可以实现就近就业,大伙儿的日子也是越来越有奔头。白营村村民李全省:“俺这一天百十块钱,八个钟头,离家近,家里还种七八亩地。”
蔬菜产业兴旺的背后,是宛城区瓦店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扎实作为和创新思路。近年来,当地统筹谋划农业生产“点线面”,全力推进镇区蔬菜产业全链条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形成了“西部林果东花生,北部荠菜南部葱,腹心地带草果菜,畜牧生产重生态”的发展态势。
目前,瓦店镇已规划两个万亩方区域,围绕蔬菜种植、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等进行重点打造;依托大山科技园成立农业发展共富联盟,搭建“农技服务平台”“电商推广平台”,开展技术指导、农业资源共享等服务,每年帮助农户增收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