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竞发,淅川县毛堂乡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一朵朵“小伞菇”不仅是当地群众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毛堂乡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的亮眼名片。淅川台记者王范生报道:
走进该基地,一座座黑色大棚整齐排列,黑伞白肚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农户们忙碌地穿梭在菌垄之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羊肚菌,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种植大户苏东海:在党支部的鼓励下,去年也跟着学习种植了羊肚菌,收益还可以。今年技术成熟了,也扩大了规模,从十亩地到现在的五十亩,因为今年气候好,种子技术也成熟,亩产比去年提高了三成左右。我也成立了公司,希望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店子街村羊肚菌分拣车间,工人们双手飞快地在菌堆中翻动,熟练地将刚采收的羊肚菌剪去根茎,按菌盖大小、品相完整度进行分拣、烘干。为确保品质统一,乡里组织多期分拣技能培训,工人们各个练就“火眼金睛”,日均可分拣、烘干鲜菌500余斤。村民皮江霞:每天在这里干活,八十块钱一天。这里离家比较近,还可以带小孩。
近年来,毛堂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培养特色农业集群,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兴旺互促共进的新路径。目前,仅店子街村发展羊肚菌280余亩,亩产鲜菇1200斤,带动87户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