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记者从南阳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抢抓高校毕业生“金三银四”求职关键期,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拓展就业渠道、强化见习衔接、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等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场,开发见习岗位7000余个,为6834名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366.8万元。
“一件事”集成办理 让就业服务更暖心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抢抓高校毕业生“金三银四”求职关键期,千方百计稳住“存量”岗位,扩大“增量”规模,提升“质量”服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回宛、来宛、留宛就业创业。
市人社局全面推行高效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专项行动,设置线下办理窗口,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联的档案接收、补贴申领、社保缴纳、创业担保贷款申领等12个事项,通过“一事联办”的方式高效解决,实现一套材料、一站受理、一次办结。12个联办事项中,6个事项实现即时办理,其他6个事项办理周期由原来的37天压缩到10天至15天,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线下只跑一次腿或线上直接办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多层次招聘活动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实施“职引未来”招聘行动,联合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开展“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组织2场现场招聘会,并在此基础上开通了10场直播带岗活动,汇集了北京、上海等地550余家优质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300人次。
活动的开展,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有效破解了“难就业、慢就业”困境,助力高校毕业生群体“好就业、就好业”,助推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见习基地提质升级 促进就业衔接
实施“就业见习”提质行动,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引导更多见习对象和用人单位主动参与见习活动,加大见习岗位开发力度。按照多元募集、量质并重的原则,大力募集就业见习岗位,年均开发见习岗位7000余个。
截至目前,全市就业见习单位扩大到186家,满足了实践培训需求,有力促进见习到就业的高效转化。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分类施策,实施精准化服务,对使用高职毕业生集中的基地提档为职普融通实践基地,智能制造类基地提档为产教融合实训车间,高科技企业基地提档为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帮助企业享受相应政策支持。通过见习基地建设提质增效,确保见习规模持续扩大,见习期满人员留用率显著提升,最大程度发挥就业见习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作用。
精准帮扶 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
实施就业援助攻坚行动,加强对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残疾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特困人员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精准帮扶。开展送岗位、送信息、发放就业创业补贴等“一对一”就业援助,为驻宛大中专院校2024届6834名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366.8万余元,较上年增长18.48%。
大力实施“1311”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对离校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提早做好信息衔接,做实帮扶台账,畅通各类登记求助渠道,及时跟进提供实名制服务。对失业青年及时纳入就业失业管理服务,对长期失业的加强实践引导和分类帮扶,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就业市场。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持续跟踪就业形势变化,根据新要求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举措,拿出完善政策保障、拓宽就业渠道等实招硬招,进一步织牢织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