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镇平县侯集镇项店村的蔬菜基地迎来丰收季,通过创新设施农业模式,当地种植的黄瓜不仅提前一个月抢“鲜”上市,更以“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产销无缝对接。镇平台记者靳小宁、张祎、李正、聂渊博报道:
走进镇平县侯集镇项店村东良合作社蔬菜基地,只见一排排鲜嫩翠绿的黄瓜挂满枝蔓,基地负责人徐东良和妻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黄瓜,由于采用新型塑料大棚技术后,他家的黄瓜巧打时间差,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也比平常高出了一倍。 “这个棚的黄瓜面积大概3亩多地,去年阳历年(元旦)都开始育苗。(今年)3月中旬上市,一直采用温度湿度,都是控制比较好些,地膜覆盖,又用的滴灌、施的水溶肥。黄瓜品相质量各方面也怪好,现在正在热卖中。”
作为豫西南闻名的蔬菜专业村,项店村将百年种植传统与现代设施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推广低成本、易操作的连栋塑料大棚,实现温湿度精准调控,成功打破季节限制。目前集中连片发展的150亩黄瓜种植区,日均采收量达3万斤,产品刚下枝头就通过订单直供本地商超、农博城,并辐射洛阳、襄阳等周边城市。客商王成来:“我们每年都在这儿收黄瓜,这儿的黄瓜质量好,拉到市场不愁卖。”
近年来,项店村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创新推广“简易大棚+精准管理”,实现黄瓜错峰上市,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该村建立起从田间到市场的快速通道。错峰上市的黄瓜每斤售价比应季蔬菜高出0.8-1.2元,带动10余个种植主体年均增收超过5万元。镇平县侯集镇项店村支书孟凡兴:“我们项店村大致就是个600多户、2900多人,蔬菜面积1300多亩。为了增收效益,搭这个棚,能够使黄瓜提前上市,附近的商贩都来直接到我们项店村田间地头直接能采购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