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五月,行走在方城的乡村田野,成熟金黄的油菜与翠绿的麦田交织,产业基地四处延伸,蔬菜大棚生机勃勃,特色乡村喜迎游客……一幅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次第展现。方城台记者王小玲报道:
五一假期,记者走进赵河镇北部山区北陈庄村的樱桃沟,这里的大樱桃进入成熟采摘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只见鲜红饱满的大樱桃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游客黄女士带着孩子一边拍照,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黄女士:“五一假期年年都来,上其他地方旅游是旅游,看看身边这么好的景,应该多在家乡转转,才能体会到家乡的美。”
近年来,赵河镇党委、政府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当地的樱桃、大白桃、菊花、“赵河甜”瓜果等特色产业,正持续发挥着村强民富的拉动作用。北陈庄村大樱桃种植户王良:“我种了15亩大樱桃,挂果的有5亩。这个地方是山地,种粮食也不行,种成樱桃挺好,一亩地收入2万块钱左右。”
临近中午,北陈庄村“吴家大院”农家乐的负责人程相霞正在准备游客的午饭。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每年樱桃采摘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要接待四五桌的游客。农家乐的收入,卖樱桃和土特产品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10多万元。”
在该县博望镇,以种植西红柿、葡萄、月季为主的温室大棚星罗棋布,一个个西红柿缀满枝头,一串串葡萄挂满棚架,一朵朵月季花开正艳。“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前荒村的3000多亩黄金梨已进入疏果期,丰收在望,处处释放出优势特色农业的“乘数效应”。博望镇武装部部长邓富国:“截至目前,博望镇黄金梨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以阳光玫瑰为主的葡萄产业面积已达6000亩,现有蔬菜大棚1000多座,以番茄、黄瓜等为特色的蔬菜产业将近10000亩,特色产业带动6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赵河镇、博望镇只是方城县培育发展农业产业的代表。近年来,该县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乡村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已建成以杨集镇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为代表的19个乡村特色产业园,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84家。数据显示,2024年,方城县市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24个。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已带动252个村集体增收、10万多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方城县副县长樊海鹏:“方城县按照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百万头生猪养殖、十万亩绿色蔬菜、十万亩优质果品、十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的标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