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四里店镇:绿叶银丝织就蚕业振兴“新丝路”


记者 杨峰

2025-05-13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方城县四里店镇大力发展柞蚕养殖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桑、蚕、丝、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丝路”,已成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方城台记者王小玲报道:    

走进位于四里店镇群山绿海中的万亩柞蚕养殖基地,几位放养柞蚕的蚕农正手拿剪刀,头顶蚕筐,穿梭在柞林间忙着给七彩柞蚕搬“新家”。一只只红、黄、绿、蓝等七种颜色的柞蚕正爬满柞树枝头“沙沙”进食。尽管放养柞蚕是个辛苦活儿,但每天都有工资收入,蚕农王松林非常开心。“七彩蚕是4月1日开始上山放养,大概需要60天左右作茧,干一天的工资是100块钱。

方城县柞蚕养殖历史悠久,是全国19个柞蚕生产基地之一、全国3个一化性柞蚕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省重点柞蚕原种场之一。四里店镇拥有丰富的适合放养柞蚕的柞林资源,当地蚕业生产始于春秋,兴于两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也是全国丝织品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该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蚕业生产成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方城县柞蚕原种一场场长孔令亚介绍:“目前,全县放养柞蚕的面积大概有2000多亩。再有10天到15天的时间就到结茧收获的季节,今年全县柞蚕蚕茧的产量大概20000多斤。

在该镇余庄村的蚕桑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的桑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村民正在桑田里忙着采摘鲜嫩的桑叶准备喂蚕。基地不远处,一座座标准化桑蚕养殖大棚整齐排列。眼下,人均一亩桑,致富奔小康已成为该村群众的生活现实。在蚕农刘冠杰的蚕棚里,地上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幼蚕正尽情地享受着“桑叶盛宴”。看着蚕宝宝们一天一个变化地快速生长,刘冠杰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今年我养了14张蚕,再有十来天都结茧了。总共28天时间,除了人工养蚕的开支,能挣10000多块钱。

近年来,四里店镇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力实施“生态立镇,蚕业富民”战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千亩蚕桑示范方、万亩柞蚕养殖基地、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标准化养蚕大棚。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蚕业“提档升级”。已相继开发出桑叶茶、桑叶面、桑叶菜、蛹虫草、果桑酒、蚕砂枕、蚕丝被等系列产品,带动从业人员500多人。四里店镇副镇长韩松涛:“截至目前,四里店镇共发展桑园种4500亩,柞林10000余亩,建养蚕大棚82座,蚕茧年产量可达30万公斤,年产值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320多户群众种桑养蚕,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用‘一镇一业’的理念,重点建设以余庄、周庙、花栗山为主的蚕桑产业带。依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推进蚕桑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