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亮点纷呈


记者 刘露

2025-05-26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白河碧波倒映着整洁的街巷,社区邻里传扬着互助的佳话,十字路口跃动着“志愿红”的身影……行走在南阳大街小巷,既能触摸三千年楚汉风骨的厚重底蕴,更能感受新时代文明新风的蓬勃脉动。作为正在崛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我市正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书写着现代化治理的温暖答卷。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动强化思想引领、加强阵地建设、延伸服务触角,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为高质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社会环境。

延伸服务触角 激发文明“新活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我市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筑牢民生保障网,全力打造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明创建不仅为城市赋能,也让乡村更具“气质”。我市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评选市级“乡村光荣榜”和“十星文明户”。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善行义举榜,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理事会等组织,评议村风民俗。此外,还举办主题鲜明的文艺展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乡风。

中心城区广泛开展“四美”庭院创建活动,以绿化美、环境美、立面美、秩序美为主要内容。中心城区有庭院的单位对照标准、精细打造,全方位提升庭院环境,逐步实现从“几处美”到“全域美”的转变。通过打造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展示良好精神风貌,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各级文明单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每周五,各文明单位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结对共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着眼培根铸魂育人,广泛开展“礼赞劳动,赋能成长”劳动实践、“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高校大学生“青春飞扬,文明同行”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评选表彰南阳市“新时代好少年”,举办先进事迹发布会,宣传展现新时代好少年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持之以恒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5

加强阵地建设 增强文明“凝聚力”

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而阵地建设则是文明实践的根本保障。我市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对软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加强阵地建设。同时,注重整合文化资源、延伸服务内涵,成功打造了唐州大剧院、冯友兰纪念馆等19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此外,我市还积极构建线上文明实践阵地,如镇平安国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直播间、内乡县微信网格群等,逐步实现文明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

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期间,桐柏县组织医疗专家在桐柏县城淮河路集中开展爱心义诊活动,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内乡县组织文保专家走进校园、街区、社区和村庄,开展楹联文化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社旗县31个单位、58支志愿服务队、600余名文艺志愿者深入各村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通过慰问演出等形式为群众送文化、送新风、送关爱,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在开展多样化文明实践活动的同时,我市坚持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服务精准化,因地制宜设计一批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项目,让文明实践活动得实效、顺民心。培育普惠性项目472个、特惠性项目152个、互惠性项目173个、品牌服务项目18个,多个项目被评选为河南省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项目品牌。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涵;整合各方资源,立足本土特色,培育、孵化各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引领文明新风尚……南阳大地处处绽放的“文明实践之花”,构筑着城市文明最鲜亮的底色,为群众幸福生活“赋能加码”。

强化思想引领 厚植文明“原动力”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南阳,这座有着千年历史和众多英才的城市,孕育了传递大爱的先进模范,他们像星辰一样在南阳的天空闪耀,形成了崇德向善的力量,为南阳发展提供了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

乡村教育守望者张玉滚,坚守岗位,以无私奉献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学雷锋标兵陈增喜,身体力行,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捐肝救妻的姚海军,用大爱诠释夫妻情深,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大爱无边的国医大师唐祖宣,悬壶济世,以仁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坚守公益初心的志愿者吕宏庆,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当我们踏入南阳市好人广场,仿佛置身于一座精神殿堂,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乡村好媳妇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齐聚于此,他们的形象、事迹与优秀品德在此集中展示,以独特的方式走近市民、感染群众,让每一位到访者都深切感受到“南阳好人”所蕴含的无穷精神力量。

在5月23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南阳方阵”获得殊荣。会议表彰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南阳市及西峡县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方城县新晋上榜;梁海磊荣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1家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个家庭、5所学校分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更值得称道的是,21家单位、6所学校等原有荣誉单位全部通过复查,展现出南阳精神文明建设的持久生命力。

 

   这组跃动的数字背后,是南阳人民共同浇灌的精神文明之花。从医者仁心到师者风范,从孝老爱亲到见义勇为,从敬业奉献到志愿服务,不同维度的文明实践在此交融,铸就了“崇文厚德、大美南阳”的城市品格。当文明创建从政府工程转化为全民自觉,当道德楷模从个体现象发展为群体效应,南阳正以文化软实力撬动高质量发展,书写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崭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