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汉文化调研纪行


记者 刘露

2025-06-30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为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文产融合发展。结合我市文化轴心发展指导思想,深度挖掘南阳地域汉代历史遗存,不断丰富“两汉文化看南阳”内涵,助力南阳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6月25日,由南阳市原二级巡视员、南阳汉化研究会会长毕跃杰,带队组成的四人专家小组,赴邓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汉文化遗存实地考察调研。考察期间,受到南阳市副市长、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邓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刘红梅的亲切接见。

上午9时整,调研组来到邓州市穰东镇仲景文化广场,邓州市委宣传部、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领导、文物专家,穰东镇政府文化宣传委员孙新艾等,详细介绍了穰东仲景故里文化遗存,医圣张仲景故里碑、市级文保碑等设置,以及张仲景76代孙张家老宅、张寨村历史风貌等情况。

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如意同志介绍仲景故里文化建设情况

穰东镇政府副科级干部胡新合同志介绍张村仲景产业发展情况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调研组冒雨来到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吾离冢”。《邓姓文化研究会》闫富传、邓香云等人陪同调研,介绍讲解邓姓发源及邓禹事迹,介绍“邓国春秋园”建设情况。

闫富传同志向毕跃杰会长介绍邓州市对古邓国遗址保护的成就与经验

邓姓始祖曼公、邓姓十九世吾离公、东汉开国功臣邓禹雕塑,邓国春秋城主建筑

邓州市博物馆王春玲馆长向考察组成员解读邓姓历史起源

邓州市博物馆藏品丰富,尤其以大量的出土文物最具特色。博物馆陈列的汉代陶器器形规整,体量硕大,釉质莹润饱满,体现出墓主人的等级地位。

王春玲馆长一路陪同调研,如数家珍地介绍馆藏文物及邓州历史

位于城西北部的张村镇一带,原是西汉大将霍去病的封地,其中心在冠军村,有冠军侯霍去病的衣冠冢。如今的冠军村,围绕霍去病墓,建成了霍去病文化园,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传统村落。该村通过玫瑰种植、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并获评“河南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除霍去病衣冠冢外,村内还有东汉开国名将贾复墓,墓前存清代碑刻;以明代烟行商铺为特色,包括清代李氏宗祠等传统民居的明清古建筑群。村中还成立了青年志愿团,建立起文物修复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讲解员也是冠军学校的小学生,体现出文化传承的新高度。

二年级小朋友讲解霍去病的伟大功绩

镇长解读冠军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贾复纪念馆的筹建情况

邓州市是南阳历史文化大市,汉代遗存众多,是构成南阳地域文化的重要支撑。两汉时期,邓州名人名将辈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贾复(排名第三)及杜茂(排名第二十一)等功臣故里均在邓州。贾复墓、窦宪墓、冠军侯墓、召父渠、六门堰等遗存,以及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汉代文物,见证了邓州汉代的辉煌。

丰厚的汉代文化遗存是邓州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而邓州市的宋金文化遗存在豫西南堪称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调研过程中,参观了邓州近年发现的宋城遗址,见识了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物,加上与之近邻的宋代福胜寺塔,城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宋代拱门砖石遗构,驰名四方的花洲书院,邓州亦然成为仅次于开封的河南又一宋城。

现场观摹展厅动画展示,观看出土文物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为期一天的汉文化遗存实地考察调研意尤未尽。南阳市副市长、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同志在会见调研组成员时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潜力巨大,文化项目的开发运营,需要向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借智、借力,需要与南阳汉文化研究会深度合作,希望熟知邓州文化家底的专家学者们给予专业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

考察调研(照片)花絮

毕跃杰会长表示,通过考察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邓州市委、市政府,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旅文产融合发展上,着实高起点、全方位、大手笔的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无论是宋金商业街区的文化发掘保护和现代商业街区的完美融合,还是即将完工的“邓国春秋园”根亲文化与两汉文化、寓教于乐、研学互动的集中呈现,以及功能齐全、藏品丰富的邓州市博物馆等,无不充分展示邓州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文旅文产融合发展中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下一步,在搞好南阳汉文化研究,服务好南阳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组织专班与邓州市相关单位积极沟通,推进与文旅项目团队强强联手,文化赋能,服务邓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守护千年文脉,激活文旅融合,是研究会的使命和责任。

仲景故里碑刻一组

南阳汉文化研究会党建指导员曹新洲,副会长甘海燕,副秘书长崔鉴平一起参加调研。

 

来源:南阳唐王府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