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山坡种药材 铺就致富路


记者 刘露

2025-08-04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西峡县桑坪镇因地制宜,立足生态、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西峡台记者符娟报道:

在西峡县桑坪镇横岭村,药材种植大户卫成现蹲在自家药材地里,扒开土层露出饱满的猪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村里第一批尝试中药材种植的人,他在山茱萸树下套种猪苓,年收入稳定在2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致富带头人”。卫成现:“瞧这山茱萸,果实结得密密麻麻;再看树下的猪苓,乌黑发亮、透着生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横岭村地处大山深处,过去因耕地分散、交通不便,村民多靠种植玉米、土豆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经调研确认,村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山茱萸、猪苓生长。刚开始大家没技术,不敢种,村里组织群众到卫成现家取经,还聘请他担任义务技术员。热心的卫成现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技术,党员干部则包组包户提供全程帮扶,横岭村的中药材种植慢慢起步了。村民鲁永伟告诉记者:“以前外出打工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守着自家地,一年能挣十来万,这日子有奔头!”

为了让“小药材”长成“大产业”,横岭村下足了功夫。村里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协调银行争取低息贷款,解决村民发展资金难题;针对采摘难、运输难问题,争取项目资金修通4条产业路,打通了种植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的横岭村,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树郁郁葱葱,树下的猪苓、天麻等中药材长势喜人,中药材年收入900多万元。 桑坪镇党委书记薛书超表示:“下一步,桑坪镇将继续扶持横岭村扩大种植规模,引进药材初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