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着力打造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


记者 刘露

2025-09-09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日前,《南阳市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指出,我市将以构建“开放惠民、融合发展、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邮政快递服务体系为核心,通过夯实基建、创新融合、赋能产业等举措,打通城乡物流“双向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邮”力量。

锚定阶段目标 构建三级物流网络框架

《方案》明确了分阶段发展目标,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划定清晰路线图。2025年,我市将建成2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7个乡镇公共配送综合服务站、200个“一点多能”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开通20条客货邮融合线路,打造1个县域文化特色主题邮局。2026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新增3个县级配送中心、13个乡镇服务站、300个村级服务站及10条客货邮融合线路,主题邮局数量不少于1个。

到2026年,我市将实现邮件快件县域内24小时进村投递,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寄递物流网络。同时,培育2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邮储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不低于300亿元,切实让物流体系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产业、惠及民生的关键纽带。

聚焦“建网+融合” 提升物流服务综合效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市将分层推进网络搭建。县级层面,依托客运站、电商仓储场地、供销社设施等,建设配备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推动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和共同配送;乡镇层面,整合邮政局(所)、电商服务站等资源,打造兼具寄递、电商、政务便民等功能的综合服务站;村级层面,融合快递网点、乡村商超、村民服务中心,建成“多站合一”的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创新融合发展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我市将推动农村客货邮深度融合,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引导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电商等市场主体合作,破解快递进村出村难题;深化邮快合作,优化末端配送线路,推动寄递服务向村到户延伸;探索政邮合作,在三级寄递网点设立政务服务专窗,叠加警邮、税邮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此外,我市还将统筹运力资源,推广无人车、无人机投递,升级智能分拣设备与绿色包装,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同时健全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筑牢寄递渠道安全防线。

赋能产业振兴 畅通出村进城渠道

我市将邮政快递物流体系与乡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乡村振兴“加速器”。在农产品流通领域,鼓励企业、供销社及社会资本建设预冷保鲜、冷藏仓储等冷链设施,健全农村冷链寄递体系,减少农产品损耗,畅通出村进城渠道。

在乡村文旅与特色产业方面,结合县域旅游资源建设主题邮局,通过文创产品销售、特色农产品推广等,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动快递与农村电商协同,开展电商培训与直播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金融服务上,推动银行、保险等机构建立“政银联动”机制,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为种养殖户、农业合作社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全方位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