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粮丰收,村民晒粮需求激增,部分村民占用村道、乡道晒粮现象频发,导致道路通行受阻,安全隐患突出。9月份以来,南召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晒粮难”与“出行险”问题,由县12345热线办牵头响应,联合县城管局、交通局及各属地政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力求实现“安全畅通”与“颗粒归仓”双保障。
一、精准“管”控,规范晒粮保畅通
南召县在各乡镇主要交通干道设置“晒粮警示区”,通过物理隔离桩、反光锥筒科学划分安全晒粮区域,既保障晒粮空间又确保机动车道宽度不低于4.5米。同时,组建由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劝导员”队伍,开展“柔性劝导·文明晒粮”专项行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三不”规范——不占主路、不压弯道、不阻路口。行动开展以来,已规范劝离占道晒粮行为180余起,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
二、多元“疏”解,拓展空间解民需
南召县针对群众“晒粮无处可去”的现实困难,组织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全面摸排闲置场地资源,积极协调开放村集体广场、学校操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作为临时晒粮场。崔庄镇、马市坪乡等山区乡镇,充分利用打谷场、晒谷坪等传统场地,通过增设防雨棚、硬化地面等措施,提升设施承载能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放晒粮场地2.3万平方米,可同时满足1500户村民晒粮需求,切实缓解晒粮压力。
三、长效“固”本,培育文明新风尚
在持续巩固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南召县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促进群众形成文明晒粮自觉性:一是立体宣教强意识。发放“安全晒粮·文明通行”宣传单页2万余份,利用村广播设备每日播放安全知识,组织现场讲解500余场次;二是常态巡查严监管。组建由乡镇干部、村组干部组成的巡察专班,每日定时巡查主干道路,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占道晒粮行为;三是暖心服务促自觉。开展“干部帮晒”志愿服务,主动上门帮助群众搬运粮食、指导科学晾晒,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不占道晒粮”的文明习惯,实现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下一步,南召县将持续完善部门协同、县乡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巡查、精细化服务和多元化宣传,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