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午,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阻击战”在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工业路客户服务中心上演。凭借工作人员的专业应急处置,个体工商户刘先生的数十万元资金得以保全,避免了重大财产损失。这场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寿员工的高效应对能力,更是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
紧急时刻:客户信任成为第一道防线
当日12时30分,刘先生紧握手机神色慌张地冲进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工业路客户中心营业大厅。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刘先生当天上午接到某电商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百万医疗”保险即将自动扣费2000元,如要阻止自动扣费,刘先生需按照要求下载一款会议软件,方可关闭服务;但当刘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手机屏幕突然出现“对接办公中心网络……请勿触碰手机屏幕防止业务中断”提示,且操作手机没有反应。面对这一情况,源于长期对中国人寿的信任,刘先生立马来到中国人寿网点寻求帮助。
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工业路客户中心经理张炜炜凭借反诈培训形成的敏锐直觉,通过几个精准提问,迅速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远程操控”类诈骗,诈骗分子已通过屏幕共享试图获取刘先生的账户信息,情况紧急,张炜炜当机立断,启动应急预案。
分秒必争:专业操作阻断诈骗链
柜员张丽发现刘先生的手机已被远程控制,多次操作无果后,果断建议开启飞行模式以切断网络连接。由于刘先生过于紧张,无法顺利操作手机,张丽又指导他连续点击屏幕干扰对方控制。最终,在第七次尝试后,飞行模式成功开启,诈骗分子的连接被切断。
事后检查发现,刘先生的手机已被下载多款可疑APP,并收到多条涉及贷款和验证码的短信。所幸工作人员及时介入,避免了资金损失。随后,公司员工陪同刘先生前往警方报案,并协助完成相关记录工作。
长效守护:常态化风控机制显成效
此次成功拦截,得益于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构建的“全员反诈”防护网,公司定期开展反诈模拟演练,强化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在日常服务中融入反诈提示,帮助客户树立安全意识;同时,通过“三问二看一核对”等风控措施,确保业务真实性。
这次无声的攻防战仅持续两分钟,却展现了一线员工将 “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的专业素养:从判断风险、物理断网到干扰控制,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为守护客户资金争分夺秒。
刘先生事后感慨道:“多亏了中国人寿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冷静和专业让我避免了重大损失!”
未来行动:筑牢反诈“铜墙铁壁”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提高防范意识,中国人寿特别提醒您:
不盲目不轻信,不贪小利防骗局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那些声称可以轻松赚取高额回报的投资机会,一定要保持警惕。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要进行充分地调查和了解。
拒绝屏幕共享,保护信息防泄露
谨慎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因为一旦开启了屏幕共享,您的所有操作都将暴露在对方的视线之下,风险指数倍增。
转账汇款严把关,谨慎操作护财产
在转账汇款之前,一定要仔细核对收款人的信息和账户信息。对于任何可疑的转账请求,都要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确认。
正规渠道保权益,遭遇诈骗速报警
进行金融投资或者交易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一旦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在诈骗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往往能够挽回更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