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宗璞回家乡唐河拜谒省亲


记者 唐河县融媒体中心

2024-04-17 来源:唐河县融媒体中心

4月14日-16日,冯友兰大师的女儿,96岁高龄的宗璞先生回到家乡唐河县拜谒省亲,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

宗璞先生回家乡唐河拜谒省亲 - 副本(6)(1).jpg

唐河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表示,作为冯友兰大师的故乡,唐河县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友兰文化,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一直坚持把弘扬友兰文化作为发展文旅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先后建成友兰湿地公园、冯友兰纪念馆、友兰高中,精心打造友兰哲学小镇,设立友兰教育基金,举办了“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首届全国‘冯友兰’杯书法、国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如今,友兰文化早已融入唐河本土文化,成为唐河珍贵的文化资源、重要的文化元素、独有的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推动地方发展的不竭动力。宗璞先生的文化贡献,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唐河县的骄傲。因此,唐河县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同时,宗璞先生的回乡,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省亲之行,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她的到来,让唐河县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冯友兰大师和宗璞先生的生平、贡献,也让更多的人对冯学、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不仅有助于推动唐河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全县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

宗璞先生对唐河县近年来城乡建设发生的崭新变化表示赞赏,并详细询问唐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听到贺迎介绍唐河复航工程时,还讲述了她祖父坐船上任的经历。

宗璞先生回家乡唐河拜谒省亲 - 副本(7)(1).jpg

在冯友兰纪念馆内,宗璞先生参观了各个展区,仔细观看了冯友兰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古色古香的青砖灰瓦,静默安详的旧物旧件,生机勃勃的花草盆景,勾起了宗璞先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敬仰和思念之情。她表示,回到故乡,看到父亲的影响在这里延续,感到无比欣慰,希望唐河县能够继续发扬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精神,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宗璞先生回家乡唐河拜谒省亲 - 副本(5)(1).jpg

在纪念馆第二课堂,一群小学生正在诵读宗璞先生的佳作《紫藤萝瀑布》。宗璞先生对这一幕深表赞赏,她表示,看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如此生动的传承,感到非常欣慰。她认为,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课,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随后,宗璞先生与小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她鼓励孩子们要热爱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

图片1.png

回乡拜谒省亲期间,宗璞先生来到祁仪镇政府(原冯友兰大师故居),实地参观由冯友兰大师亲手种植的腊梅树和银杏树,并在树下与大家合影留念。宗璞先生的女儿冯珏参观了首届全国“冯友兰”杯书法国画作品展,并了解书画展筹备及布展情况。

 

宗璞先生,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的女儿。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引起文坛注目。六十岁开始写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89岁时,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之后,酝酿多年的《北归记》终于出炉,为野葫芦引系列四卷划上圆满的句号。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东藏记》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唐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耀中 张寅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