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 勇做新时代最亮的星


记者 杨峰

2022-05-31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  勇做新时代最亮的星

 

——   致读者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他们勇毅前行、敢为人先;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战在基层一线,用科技服务民生,他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他们是“最美科技工作者”,是新时代最亮的星。

  5月25日,我省正式发布2021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集中展示我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勇做新时代追梦人。

  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实际举措。按照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安排,省科协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力求评选出在党的领导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不负“最美”无愧“最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从先进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把“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激发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投身创新实践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提振进军世界科技强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精气神。

  5月30日是全国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宣传2021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河南日报和河南日报客户端分别刊发一组通讯,向广大读者展现我省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型风采,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汇聚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的磅礴力量。

  王家耀,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为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获得首届“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和军队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重大奖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大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张效房,郑州大学眼科教授,主任医师。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77年,在眼外伤、眼内异物摘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张效房法”被誉为中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事业的两大贡献之一。改进和简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手术”,在我国有效控制白内障致盲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医生”和河南省科技功臣、河南省医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杜祖亮,中原学者,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致力开展应用于未来光电信息与能源等领域的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他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在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QLED)研究领域,破解了多项国际难题,建立了系列自主核心技术。

  雷振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原学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37年,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8项,育成小麦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利用面积达3亿亩以上,为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全国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王合龙,研究员,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高级专务、副所长、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机载光电事业的科研工作,主持研制的多款光电产品填补了多项国防武器装备空白,研制的多型机载光电探测与对抗系统,使我国机载光电探测与对抗设备跻身世界先进。先后承担了国防科工局、军委科技委等科研项目130余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余项,为我国航空光电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建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装备集团重大专项研究院院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盾构机技术创新和管理,是我国盾构自主化研制和技术创新的开拓者之一。作为总设计师,先后完成“地下”、“水下”、“山下”工程盾构机全型号的系列化,全程负责世界首创的超大断面异形盾构研制和产业化,累计制造盾构机超过1000台,实现了我国隧道掘进装备从“无”到“有”,从“赶超”到“领跑”的跃变。

  张建国,中原学者,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会长,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年奋战在基层科研一线,长期致力于煤矿瓦斯防治、高效抽采、瓦斯资源利用、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专注用科技创新破解煤矿开采难题,是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绿色开采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段朝阳,研究员,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首席专家,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研发的技术带头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一系列型号研制和预研项目的研究,承担了国防基金和航空基金等重大创新课题的研究,任多个项目的型号副总师和主任设计师,带领研发团队为我国精确制导武器实现跨代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洛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渠桂荣,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入选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南省劳动模范,省杰出人才,省十大女杰。主要从事核苷与核苷酸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曾获全国巾帼发明家创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首届专利奖一等奖。

  余辉,高级农艺师,现任正阳县花生研究所长。长年在花生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辛勤耕耘,为花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研发出以起垄种植为主要内容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被国家、省、市农业专家誉为“革命性突破”和“正阳模式”。紧紧围绕生产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花生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引进选育花生新品种和研发的新技术累计推广895万亩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7亿多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