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精准治患力保河清景美


记者 杨峰

2025-07-17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七月盛夏,高温多雨,河道周边湿热环境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近日,多位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温凉河张衡路沿河游园、步道等区域蚊虫密度显著上升,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的休闲生活体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这一季节性民生关切,市城市管理局迅速行动、主动出击,依托12345热线汇聚民意的“民情数据库”,创新推出“接诉即办+未诉先防”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火速启动河道区域集中消杀专项行动,精心织密防蚊治患“防护网”,全力为市民营造“河畅景美、清爽宜人”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一、数据驱动,精准锁定“重灾区”

 市城管局以12345热线集中反映的蚊虫扰民点位为核心靶标,安排河道治理中心组建专项小组,对亲水步道、绿地低洼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步实施积水洼地清理、卫生死角整治,并引入蚊虫密度实时监测技术,精准摸排形成详实的“一域一策”数据台账,为后续精准消杀提供科学支撑。

 二、 科技赋能,立体消杀“无死角”

 紧扣排查数据,河道管理部门精准施策,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生物药剂,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创新采用“空中无人机+地面高压喷雾车”的立体协同作战模式,对河道绿地、高大乔木、垃圾暂存点、雨水井篦等高密度孳生风险区域实施全覆盖、无死角喷洒;同步疏通排水沟渠、增设防蚊设施,有效斩断“虫卵—成蚊”繁殖链,实现绿色、环保、高效的生态环境友好型治理。

 三、长效固本,全民共治防反弹

 为巩固治理成效,市城管局创新构建三级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动态监控,预警在前。强化日常巡查与蚊虫密度动态监测,实时跟踪虫媒消长趋势,掌握防控主动权;二是精准预防,快速响应。依据监测数据和季节规律,实施“预防性消杀+应急响应”双轨模式,确保治理更具前瞻性和及时性;三是源头治理,精细保洁。深化河道精细化保洁标准,及时清理积存垃圾、落叶与水面漂浮物,彻底铲除蚊虫孳生土壤,从源头上保障河道环境的持久洁净。

 清爽一夏,始于行动,成于坚守。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数据为基、科技为翼、长效为本”的防蚊治患实践,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打造更加安全、洁净、舒适的滨水休闲环境,为城市的幸福底色在水清岸绿中更加鲜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