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幸福生活样板 勾画乡村振兴蓝图 南阳职教园区皇路店镇杨树岗村规模种植大棚蔬菜效益可观


记者 张杨

2025-02-17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南阳职教园区皇路店镇杨树岗村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提高土地产能,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在杨树岗村民李道贞的蔬菜大棚内,上海青长势良好、青翠欲滴,几位村民正在认真地采摘,把它们发黄的外衣去掉,把嫩绿的菜心小心翼翼地放在筐子里。

 

这个大棚占地约1亩左右,估算这一茬上海青能收摘6000余斤,一年下来,大棚内能种植八九茬蔬菜,收入颇为可观。而像这样的大棚,李道贞共有十三个,种植的有茼蒿、芹菜、香菜、苋菜等各种蔬菜品种。在他的另外一个大棚内,嫩绿嫩绿的奶白菜簇拥在一起,水灵灵的,等待采摘。

 

蔬菜种植,一方面需要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另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为此,李道贞特意购置了无塔供水系统,以保障他的宝贝青菜有足够的水分喷淋、滋养。

 

在另一位村民方全军的大棚内,茼蒿和芹菜混合在一块种植,嫩绿的茼蒿已经割了一茬,而同时种植的芹菜才刚刚长出嫩芽。两种蔬菜互不影响,接茬收割,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也是他们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据村支书李显池介绍,村里边共发展蔬菜大棚九十多个,共流转土地300多亩。许多农民岁数大了,不方便外出打工,在家里经营大棚蔬菜,年收入并不比外出务工差,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的队伍中来。其他村民不但流转土地每年有固定收入,还可以在大棚内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因为这里大棚集中,蔬菜质量好,每天都会有几辆大车来收购,运往方城、唐河、南阳的农贸市场,规模效应和规模优势逐渐显现。

 

种植户李道贞:目前为止,我总共建有十三个大棚,种有上海青、奶白菜、茼蒿、芹菜、苋菜、香菜等,算一算一年每个大棚有一两万万元的收入,繁忙时候,我雇请几十个乡亲来帮忙种菜、收菜。虽然蔬菜的行情不稳定,但我们靠大棚种植,收入不比外出务工差。

 

杨树岗村村民:村里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为我们提供了家门口干活就业的机会,在这儿收菜能照顾家庭,还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我感到很满意。

 

杨树岗村党支部书记李显池:近年来,杨树岗村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共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户通过大棚种植实现增收致富,土地得到集约化发展,大部分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有了稳定收入,闲散劳动力还可以在家门口实现自由就业,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简评:近年来,皇路店杨树岗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积极实施土地流转,依托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构建稳固的“菜篮子”工程,持续提升蔬菜产业的产能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线图。

 

职教园区新闻中心  拍摄:许春 马荣飞 撰稿:乔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