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阳职教园区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李文丛,大学毕业后,最早从英语老师做起,再到公司外贸经理,然后主抓以国内商贸为主的营销工作。在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后,又投身于三农领域的视频推广,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她在人生之路上不断的挑战自我,实现华丽转身。
2月19日上午,一辆满载着土工布的卡车停靠在信达环保科技公司的大门内,准备运货至南阳市某房地产项目工地。李文丛与司机认真地交接手续,交代送货的注意事项。
这边忙完之后,她来到生产车间,查看土工布生产和存放情况,随后,她又召集营销团队,针对近一阶段视频制作的各种问题以及客户和粉丝的反馈,做出讨论和研判。
信达环保科技公司是一家集防渗材料、环保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施工为一体的多元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二十余项专利技术。作为营销经理的李文丛,熟悉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从产品的性能,到市场的变化,从业务谈判,到短视频运营,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业务知识,她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李文丛的职业生涯,充满着挑战,但她都从容面对,在自我改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李文丛毕业于河南工程学院外语专业,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不安逸于现状的她,在2011年辞去教师职业,应聘至信达环保科技公司做一名外贸人员。这份工作,一方面需要有基本的工程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有英语表达能力,这总算是与她的大学和专业全方位吻合了。
但很快她就发现,整个外贸业务就她一个人,形成不了团队优势,精力投入周期长,成果不明显,她的危机意识又来了。她主动建议公司,自己的外贸业务转为国内贸易,利用互联网风口,结合自身优势,主攻百度、搜狐等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就在这个时期,国内大基建热潮来临,许多国家级重大项目上马,她们公司同时抓住了互联网和大基建两个风口,业务从年生产值300万增长到了2000万。
一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受到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基建热潮消退之后,公司业务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们积极进行生产转型,转而把精力投向民用产品,而李文丛又从方兴未艾的短视频浪潮中,看到“实体+自媒体”的可能性,于是在公司的支持下,她开始组建自媒体团队,从三农基建赛道做起,用人格化的短视频运营,来推动民用产品业务的发展。
李文丛:咱们信达环保公司,最开始是从公路、铁路、水利、环保这四大板块做起。抓住了大基建的一个高峰期,就是在2012年到2016年之间,都是在大基建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然后为国家的大基建来供货,在经历过大基建的这种浪潮了之后,在新的时期,我们又在老板的带领下,迅速的转变了方向,去挖掘客户真正的需求,大基建退潮之后,民品市场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而且也是属于一个供应跟需求。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市场,所以我们现在研发新的产品,一方面是基于咱本地的产业来做调整,南阳的产业主要是艾产业,那么咱都对艾产业进行一个配套。另外是根据咱南阳本身的一个定位,是一个农业的一个城市,所以对咱南阳的这一块,水产养殖以及种植上,然后研发新品,来满足民品市场的这个需求。所以咱们都大胆的引进年轻人做好短视频市场,然后在短视频中,去跟客户来一个信息的交流,在短视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真正能把短视频做起来是有一个核心,核心就是符合商业发展规律,符合客户的根本利益。做到这两点,才是能把短视频做起来的关键。在新的一年里,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就是,了解商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的需求去全心全意的服务好客户。这是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企业能发展起来一个关键。
简评:李文丛忙碌的身影时而出现在工地现场,时而出现在直播间内,时而又出现在业务谈判桌前。面对时代的风云变幻,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她坦然面对,以不断学习的姿态,迎接每一次的市场和科技的迭代。
职教园区新闻中心:许春 马荣飞 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