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0月22日,南阳职教园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吴文勇带领工作人员,专程前往坐落于皇路店镇核桃园村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家大院,实地勘察建筑现状,现场为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当日上午,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在彭家大院院主人的热情引领下,吴文勇一行踏入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古院落。他们沿着院落中轴线细致行走,一边听取院主人对院落过往的介绍,一边深入了解建筑结构、功能布局的细节;时而驻足查看院内的砖瓦柱梁,时而俯身观察门窗构件的纹路与磨损情况,结合文物保护专业视角,现场就院落修缮、日常管护提出针对性意见。
彭家大院坐西朝东,呈一进三院落格局,南北长 18 米、东西长 60.7 米,总占地面积达 1092.6 平方米。沿着中轴线由东向西,大门、戏楼、二厅南北厢房、二厅、正厅南北厢房、正厅依次排布,建筑序列规整有序。封闭院落搭配青砖灰瓦与古朴木窗,虽历经岁月洗礼,仍能从精致的建筑规制中,窥见当年彭氏家族的非凡实力与声望。
据了解,彭家大院创始人为清代宛北地区显赫一时的 “彭泰”。据文献记载,彭泰先祖源自山西曲沃彭家寨,清乾隆初年,彭泰随父逃荒至河南南阳县,在石桥镇落脚后以经营白布生意起家。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与和善的处世之道,彭泰在中原多地开设店铺,生意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中原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商号,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
此后,彭泰先后在南阳、南召、方城三县交界处购置土地八百六十顷,另有活契地二百五十顷。乾隆末期,地方政府将其产业规模上报朝廷,彭泰家中获挂 “千顷牌”,彭家自此成为宛北地区闻名的大地主。难能可贵的是,彭泰及其后人始终秉持 “勤俭持家、善待乡邻” 的家风,深受当地百姓赞誉,被亲切称为 “彭善人家”。直至今日,宛北地区仍流传着诸多关于彭家的传说。
核桃园村的彭家大院仅是彭氏家族众多宅院之一,受历史因素影响,这座院落几经易主,解放初期还曾作为粮管所办公场所,期间遭受较严重破坏,屋顶原有的五脊六兽等装饰构件已不复存在。如今,院内外杂草丛生,墙体斑驳,略显荒凉;但即便如此,院落主体结构依然稳固屹立,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彭氏家族过往的辉煌。
“彭家大院修建于晚清,至今主体建筑保存完整,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见证了宛北地区的历史风云变幻,即便饱经岁月沧桑,仍具备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文物价值。” 吴文勇在巡查中表示,园区社会事业局将进一步研究彭家大院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同时对院主人提出具体要求:要切实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及时清理院内杂草;对房屋破损部位开展保护性修缮,避免二次损坏;对木质梁柱进行专业防腐处理,最大限度延长建筑寿命,让这座百年院落重新焕发生机,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
简评:彭家大院作为承载宛北历史的县级文保单位,虽历经沧桑仍具文化价值。园区社会事业局实地巡查,既摸清建筑现状,又提具体保护建议,从清理杂草到梁柱防腐,为院落修缮指明方向,这不仅是对文物的守护,更助力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职教园区新闻中心:乔峰 许春 李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