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党建引领暖民心 筑路圆梦通大道


记者 新野

2021-07-19 来源:新野县融媒体中心

“俺们这离县城远,平时坐个火车得转车三四个小时,想不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5分钟就能到车站,以后到远在外地的孩子们那里方便多了!做梦都想不到家门前能修这么宽这么好的路,这都要感谢党……”这是日前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一村居民带着锦旗来到王集镇党群服务中心,并由衷地对工作人员说出的感谢话语。

微信图片_20210719090555.png

这位村民所为之感谢的道路,乃是位于王集镇西南方向的高铁大道,该道路是连接镇区与邓州东站的专线通路,全长3. 195公里,路面宽7. 5米,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架设桥梁两座。该项目的筹建可谓是民心所向,不但得到全镇人大代表全票通过,也是全镇党员干部团结奋进释放出巨大热情实现全域党建引领的又一成功典范。

微信图片_20210719090542.jpg

郑渝高铁王集段全线8.4公里,途经王集镇5个行政村,涉及26个村民小组。为支持郑渝高铁建设,四年来,王集镇近3万干群舍小家顾大家,在征地拆迁、保障施工、路外环境整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牺牲。共征用土地404亩,拆迁铁路正线内、环保区、夹心村房屋142座,搬迁群众560人,搬迁6000人自来水厂一个。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并实现拆迁安置的零上访、零差错、零事故。王集人在支持铁路建设工作上以“王集担当”跑出“王集速度”。

2019年12月1日,郑渝高铁如期通车,但给淳朴的王集人民留下了几多遗憾。王集镇域距邓州东站最近处不足300米、最远处不到5公里,因没有通向邓州东站的道路,搭乘高铁需绕道14公里经县城高铁连接线乘坐。为高铁建设付出众多心血的王集人民,早已与高铁时代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王集境内规划修建王集--邓州高铁站连接线是王集人民的共同梦想,于是奋进的王集人踏上了筑路之梦。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这一民生工程牵动着全镇党员群众的心。自该项目经县政府批准后,王集镇党委更是把这一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筹建工作。全镇上下更是发挥党建旗帜引领作用,将党建融合到各项工作中,切实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为使命和己任去落实。

王集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不惧严寒酷暑,发挥“5+2”、“白加黑”的忘我工作精神,以四个“务必到位”为准则开展工作“一是团结一心,思想认识务必到位;二是履职尽责,所有工作人员务必到位;三是责任分解,包干到户务必到位;四是分类实施,措施办法务必到位。”突击攻坚,全力以赴决战征拆目标任务。为高铁大道这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奠定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在征地拆迁中,大家更是牢记使命担当,时刻保持政治站位高度,深入群众,宣传拆迁政策。

微信图片_20210719090550.jpg

在道路建设中,资金筹措是重点。村内党员干部更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签约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在道路建设期间,无论是80多岁的耋耄党员,年幼的中小学生,还是外出打工人员,走出贫困线的贫困户,纷纷通过微信或家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大群众自发地通过本村微信群在群内进行捐款接龙,把自发捐款修建高铁廊道推向了高潮。在红色党旗的引领下,这一民生募捐在社会各界更是实现了同频共振,该镇积极与发改、财政、市县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郑万客专公司沟通对接等部门,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资源整合新路子,统筹整合土地整理、通村入组、农村公路、农村危桥、农村公益事业、高铁桥梁改建等资金约1000多万元,为王集高铁大道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按照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支部建设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一体谋划、整体联动。围绕组织健全、便于管理、发挥作用原则,吸纳县、镇、村三级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及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等方面党员60多人加入,支部下设综合协调、征地拆迁、矛盾调处、保障施工四个功能性小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积极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合力打赢这场项目建设攻坚战。

王集高铁大道承载着五万干群的希望,不仅能满足新野西北部群众高质量出行的需求,并对完善县域公路路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我县高铁快速通道的有效补充和辅助,它的建成通车必将极大提升王集镇的交通区位优势,铺展城镇融合发展的新蓝图。党建的全域联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社会的全域参与,在高铁大道建设中得到了充分诠释。高铁大道的顺利通车是“红色引擎”的动能体现,更是连民心、通民情、达民意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党建的根基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畅通服务党群“最后一公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