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民主法治建设的奋进答卷 —南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30周年光辉历程回顾


记者 刘露

2024-10-24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30年春华秋实,30年硕果盈枝。

1994年10月27日至29日,南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并选举产生南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传承接力、砥砺奋进,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南阳的生动实践,谱写了我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篇章。

坚持党的领导

健全民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2021年10月,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1985年8月,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科。1987年10月,中共南阳地委设立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南阳地区“撤地设市”。1994年10月,南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市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会议选举产生南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598名,其中党员、工人、农民、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少数民族等各阶层代表广泛参与。从1994年至今,南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已历经7届。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从无到有,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有力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南阳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先后7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创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市的意见》等文件,为做好每一时期的人大工作定向领航、指引方向。

30年来,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定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计划,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议题安排计划报请市委审定转发,工作规划、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报请市委批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在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助力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扣发展所需

夯实法治之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2015年,南阳正式获得地方立法权。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稳妥推进,数年间,15部实体性法规,记录着市人大常委会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铿锵步伐。

紧扣发展和安全立法。经济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纵深推动“放管服效”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南阳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南阳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南阳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保障工业用地规模。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生态资源是南阳弥足珍贵的优势资源。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南阳市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南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南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南阳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围绕城乡建设管理立法。制定《南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提升城市面貌,创建文明、整洁、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制定《南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制定《南阳市文物保护条例》,加强文物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起表示,当前,市人大常委会将市委关注、群众关心、发展急需的项目作为立法重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确保地方立法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顺应民心,保证地方立法工作更加规范。

用好监督利器

助力改革发展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民生所系,监督所至。

从上世纪90年代督促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到本世纪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再到近年来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监督、依法监督、有效监督,定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有力保障了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近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构建了新时代人大工作“1+3+N”新格局,确定了围绕全局抓大事、围绕发展督要事、围绕民生办实事三大任务,明确了当好党委助手、“一府一委两院”推手、人民帮手三大定位。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共安排工作议题84项,有效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全局抓大事。紧扣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围绕“三个一批”联动开展视察调研,助力稳经济大盘、助企业纾困、促城市提质。2024年把监督副中心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南阳实践列为年度“三件作品”,为现代化南阳建设蓄势赋能。

围绕发展督要事。按照《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连续两年实施“专题调研、专题审议、专题询问、专项测评”的监督组合,实地察看13个行政服务大厅,走访167家企业,组织人大代表对市直150个重点岗位开展评议,收集意见建议5000余条。组织省市人大代表视察新型工业化发展,督促政府落实工作责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围绕民生办实事。聚焦就业就学、生态保护、道路出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工作,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联动,打出监督工作的攻坚战、组合拳,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发挥代表作用

广泛汇聚民智

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水平看代表、人大的活力在代表。历届市人大常委会都高度重视代表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民主渠道更加畅通。先后制定《关于深化完善人大代表联络平台体系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建设。目前,已建成实体代表联络站1509个、网上代表联络站249个。特别是先后建立了深圳、重庆、苏州等驻外代表联络站,受到全国人大充分肯定。

民主决策更加科学。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在市本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24年2月,在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实施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工程”等10项民生实事新鲜出炉。2024年,票决制工作在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票决产生1452件民生项目。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新模式全面推行,助力政府兴办民生实事更加精准。

代表履职更加积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升代表工作规范化水平,至今已出台30多项规章制度。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持续引导代表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2023年以来,助推解决群众关切民生问题2000多件,代表履职“民生答卷”更显温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人大代表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植于群众心中。”各级人大代表谈及南阳发展和群众期盼时铿锵有力。

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发展的航船,在奋楫争先里前行。站在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节点上,市人大常委会继续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通讯员 朱新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