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卧龙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聚焦群众诉求响应与源头治理双向推进,积极探索“12345热线+网格化”协同共治机制,通过压实“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体系,推动“有诉快办”与“未诉先办”有机融合,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水平。
一、党建引领,织密融合治理“一张网”
卧龙区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街道)党委书记牵头协调疑难事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统筹网格建设与队伍管理,全区科学划分2359个网格(含55个专属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295名,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整合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党建引领—热线受理—网格处置—群众评价”全流程闭环,同步建立“接诉即办、限时结案、回访反馈”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二、双向驱动,跑出诉求响应“加速度”
卧龙区创新“未诉先办”与“有诉快办”双轨并行机制,高效响应群众合理诉求。一方面,强化“未诉先办”,推动服务前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履行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六员”职责,依托“微网格”协商与日常巡查,主动排查化解潜在矛盾,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另一方面,优化“有诉快办”,提升处置效能。针对热线交办工单,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响应机制。针对占道经营类投诉,街道联合城管、社区实现30分钟内现场疏导整治;老旧小区燃气改造等难题,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接单”模式,快速推动问题解决,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新引擎”
卧龙区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人技结合”精准治理。一是设施智能化。创新“以商养厕”模式,完成20座智能公厕改造并接入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使用状态与清洁情况,实现公厕精细化管理。二是巡查立体化。在龙王沟风景区等山区启用“网格+无人机”巡查模式,依托3个无人机蜂巢实时回传画面,巡查效率提升50%以上。三是数据协同化。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关联比对热线工单、网格事件及城管、公安、市政等多系统数据,强化共性问题和风险隐患的预判预警能力,为部门联动和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卧龙区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0391件,办结率100%,满意度达98%以上,“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卧龙区将持续深化“党建+12345热线+网格”双融共治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拓展治理维度、提升服务温度,以扎实举措和高效能织密基层治理“精细网”,切实兜牢民生幸福底线,为全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卧龙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