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宛城区红泥湾镇将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工作作为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创新驱动、服务多元的法律顾问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能,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促进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法律服务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深刻转变。至目前,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共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600余人次,参与“法律明白人培训”6场次,代写法律文书30余份,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40余件(次),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意见11件次。
党建引领,筑牢法治基石。镇党委高度重视法律顾问工作,聘请市政府法律顾问、河南君瞻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付晴担任镇政府法律顾问,为党委的重大决策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包括参与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对外合同协议的合规性审核、法律风险预警及干部履职流程的规范化指导。河南吾衡律师事务所常征、宋新哲等23名律师作为辖区27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以“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形式为基层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同时,镇党委统筹协调,镇平安办、司法所负责,对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具体职能、服务方式、监督考核进行再明确,确保每个村(社区)都能享受到专业、高质量且均衡的法律服务,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与普及化。

法律顾问研判诉讼案件。
模式创新,激发服务活力。面对基层法律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红泥湾镇大胆探索,创新性地推出了“1+1+N”工作团队模式。即为每个村(社区)固定配备一名顾问律师,配备N名后备律师作为补充力量,并由一名合伙人统筹调度管理,固定顾问律师因故不能开展工作时由后备律师参与,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及时高效的向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该工作模式既防止了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又避免了单一律师的认知偏颇,同时也为年轻律师提供了实践机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法律顾问在三户寨村开展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建设宣讲。
拓展内容,精准对接需求。各村(社区)法律顾问紧紧围绕劳动就业、土地流转、耕地保护、两委换届、婚姻家庭纠纷等基层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精准普法,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乡村企业“法治体检”、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法律援助服务、对镇政府干部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等工作,推动法律顾问工作由广度向深度转变,让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法律服务带来的实惠。


法律顾问调解武寨村邻里纠纷。
多元服务,深化治理效能。法律顾问每月定期深入镇、村一线,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禁毒、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专题法律宣传活动,协助处理日常法律事务,如制定协议合同、修改村规民约等。他们的专业介入显著提升了基层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有效预防了矛盾风险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办事水平,有效防范了矛盾风险的发生。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性的特长,参与辖区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化解,进行法律援助初审,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活动,帮助村(社区)工作人员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村内部公共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村“两委”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了红泥湾镇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了基层法治化建设进程。

法律顾问在学校开展普法宣讲。
下一步,红泥湾镇将继续把法律顾问工作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方式、强化作用发挥,推动法律顾问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