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在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各地要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意见》要求,我省各个统筹地区4月底前出台实施细则,6月底前全面启动实施。
仔细阅读《意见》会发现,此次职工医保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门诊看病能报销了;二是个人账户的钱可支付家属看病费用。
消息一出,点赞的同时也有人发出疑问,以前去门诊看病拿药或者是去药店买药,不是都可以刷医保卡结算吗?个人账户结算与此次门诊看病可报销是两回事。根据《意见》内容,各地要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0%,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5%。
这就照顾到了当前居民看病的一个新特点: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快,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身体欠佳、经常患病的职工医保参保人需长期在门诊定期复诊、买药,个人账户金额较少,时常出现不够用的情况。虽然各地普遍开展了门诊慢性病、特殊病、大病等专门的报销办法,来缓解门诊负担较重的问题,但仍有很多患者达不到门诊报销要求,但又不需住院治疗。此次关于门诊看病可报销的相关规定,让职工医保参保人也能享受普通门诊报销的实惠,意味着相关人群的看病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另一变化则体现出“共济”的特点。有经常患病的参保人个人账户不够用的情况,与此同时,也有职工参保人个人账户不常使用的情况,这部分人主要是比较健康的年轻职工。个人账户的钱可用于支付家属看病费用,这意味着,年轻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将得到更有效利用。比如,患病的父母可以用子女医保里的钱去看病、买药。这有助于减轻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实现互助共济功能,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父母生病需要子女服侍,丈夫健康少不了妻子关心,每个人的健康都不可或缺,家庭成员间具有彼此照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血亲关联。把职工个人账户上的资金让渡于家人使用,就是在间接保障自己的“健康”。
职工医保、门诊费用、减轻负担,每个词都牵动人心,都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2021年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到,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医保政策在不断调整、完善,普惠与托底是不变的基调和最亮的底色。随着我省各地《意见》实施细则的出台,医保制度将发挥更强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