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阳市以‘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为目标,高度重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高位推进,主动作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2月4日,市卫健体委党组书记、主任李芳受邀参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卫生健康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李芳就南阳如何办好惠民实事、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答记者问时如是说。
全面谋划,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升级
保障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由市县财政先行垫资3291.3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辖区内各县(市、区)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拨付全覆盖。
规范临床服务能力。在全省率先成立“百县工程”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市级专家委员会,健全帮扶机制,定期进驻各县(市、区)人民医院开展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共验收合格肿瘤、麻醉疼痛等42个中心,建成总量居全省第一,5家县医院实现“大满贯”。
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行台账式管理,节点化推进三级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目前,已分别建成胸痛中心17家、卒中中心16家、创伤中心17家,实现县域三大中心全覆盖。
配置共享医疗资源。建设县域心电、影像等六大远程中心,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今年前三季度县域内住院人次比2022年提升2.2个百分点。
统筹兼顾,强化县域医疗卫生队伍提速增能
破解招人难。依托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利用5年时间,每年招收约200名订单定向专科生,毕业后在乡村医疗机构服务6年。
破解留人难。全市18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有效解决“人编错位”矛盾。
破解能力不足。提前完成116个团队467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技能培训,进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模式,促进县域中西医协同发展
实施“321工程”。“3”即采取三项主要措施——家庭签约、防治康管服务、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2”即实现两个目标——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避免病越看越多。“1”即打破现行医院盈利模式,让医院回归公益属性。目前,全市已签约933万人,签约率96%,累计服务1500万余人次。
实施“双万服务”。建立“万名护工”队伍,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万名护工”与“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相结合,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中医健康服务。
优化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全市215所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已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不断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上出实招、办实事,加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惠民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