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加快推动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露

2025-04-24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月季产业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月季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快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月季种植面积15.5万亩,年出圃苗木16亿株,年产值35亿元。

加快品种培育

南阳月季品种丰富,色彩多样,种类繁多。我市建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以月季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国内外月季、野生蔷薇等种质资源,持续观测评价种质资源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逆性等,筛选出适宜家庭园艺、园林绿化等景观应用的优异种质,通过多方种质资源收集,入库国内外优异现代月季、玫瑰种质4200余份,选育优良子代38个;筛选出适宜家庭园艺、园林绿化等应用的优异种质179份,增强月季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开展树状月季替代砧木研究、根艺盆景月季培育、微型系列月季繁育等,选育出树状月季无刺蔷薇替代砧木,有效解决采挖野生山木香发展树状月季消耗生态资源的问题。我市通过“树状月季绿色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推广应用无刺蔷薇快速繁育、嫁接品种选择、优良树体培育等生产技术15项,培育新型无刺蔷薇砧木30万株。南阳市林科院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好风佳月”“千纸鹤”“婉约”月季新品种,独立申报“宛韵”“爱宛行”“红粉世家”“雅芙粉饰”等新品种9个。在第二届世界月季博览会上,南阳市被授予“中国月季创新中心”“中国月季新品种发布中心”“中国月季新品种测试基地”牌匾。

扩大经营规模

我市出台《关于扶持“月季倍增计划”的二十条措施》,明确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产业融合等发展方向,鼓励月季企业探索挖掘丘陵山地等区域发展潜力,拓展种植面积,构建以卧龙区月季产业带为引领,内乡县、方城县、宛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县(市、区)为特色集群,9家龙头企业为重点、N家小型月季企业和种植大户为支撑的“1+4+9+N”产业布局。目前,全市从事月季生产人员超过15万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

助企扩能增效

我市成立月季发展促进中心,开发“月季贷”“月季保”等金融产品,提供特色金融服务,通过联合科研攻关、月季新品种试验推广应用等措施,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建设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月季生产基地,推广月季行业标准和先进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打造全国月季产业发展示范样板。目前,共培育南阳月季基地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宛北月季合作社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通过银行发放月季产业贷款20.52亿元,将38家月季企业纳入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范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我市先后成立了南阳月季基地、南阳月季集团、南阳月季合作社、金鹏月季等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月季合作社+农户”“大户+产业农民”等模式,带动月季种植经营由零散农户、小作坊生产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创新技术应用

多年来,南阳育苗企业、大户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苗木快繁快育技术、月季栽培管理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南阳月季集团加强月季切花嫁接、切花扦插苗、大花观赏、地栽盆栽各色系丰花、微型系列培育研究,技术取得多项突破。南阳月季基地制定《月季新品种培育标准》《扦插月季生产技术规范》《月季种苗技术标准》等11项技术标准。制定月季标准化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得到荷兰MPS国际花卉认证。在生产中,灌、微喷、扦插育苗、全自动温室育苗等技术,实现工厂化育苗。

远销海外市场

南阳月季由种植初期个人推销,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坐拥客户。现建立中国月季交易网,依托互联网优势,专业提供月季品种、实时价格、采购资源和商务信息等服务,带动整个行业走线上接单、线下成交的O2O升级转型发展。建立了稳固客户来源,每年全国各地客商慕名到南阳购买苗木;同时,南阳月季产品远销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南阳月季苗木供应量占国内的80%,出口量占全国的70%。

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建立月季科创园区,培育月季深加工企业,开发以月季为原料的食品、精油、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实现种植、原料供应、产成品一条龙工业化生产,延伸月季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嘉农农业科技、三色鸽食品等6家深加工企业为中心,开发玫瑰精油、纯露、月季鲜花饼等产品6大类20余个,年产值1.23亿元。

产业发展与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相结合,利用月季、玫瑰资源,制作月季花饼、提炼玫瑰精油;借助节会举办,制作以月季为主题的烙画、玉雕、书画等工艺产品;依托月季种植,打造月季产业观光带,建成了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月季博览园、南阳月季公园、南阳月季园,发展集月季新品种展示和游、购、娱、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讯员 谢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