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空气里略带一丝凉意,方城县城区滨河路的“景观桥早市”已是人声鼎沸,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赶早集的市民与带着晨露的瓜菜“撞个满怀”。“临时早市”这方小天地正孕育着大民生。方城台记者王小玲报道:
早晨5点左右,早市的摊主们满载着新鲜的果蔬陆续赶来,他们麻利地支起摊位,码好货品,开启了清晨的第一声吆喝。记者看到,早市摊位大大小小、品类繁多,川流不息的人群熙来攘往,但不拥堵。76岁的李大爷在各个摊位前驻足,悠闲地感受着烟火气和人情味。李大爷:“这个早市场一般都是5点都开始了,各式五样都有,转一圈东西都能买齐。再一方面,在这里见到老伙计们了,聊聊天,说说话,心情一天都是得劲的。”
在这个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的早市里,180多个摊位沿着划定区域有序摆放。在蔬菜区,带着晨露的茄子、顶花带刺的黄瓜、嫩得能掐出水的生菜……这些包装简朴但新鲜度高的农家蔬菜格外抢手。村民孙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四点起来装装菜,五点赶到这里,都自己固定的摊位。这都是自己种的菜,新鲜还便宜。”
而水果区的摊位前同样热闹,西瓜、桃子、葡萄等应季水果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摊主杨女士说:“我在这里三年了,政府给规划这个地方,让大家在这里经营,还不收任何的费用。一是不随便流动,老百姓也方便,对大家都有好处。”
集市,一头牵着居民的幸福,一头托着百姓的生计。2016年,方城县城市管理局把早晨时段利用率不高的城区景观桥路段规划成临时早市。每天清晨,自产自销的村民乘兴而来,前来选购的居民满意而归。县城市管理局执法大队通过灵活执法,传递出别样的民生温度。方城县城市管理局执法大队四中队错时值班员徐闪闪:“早市主要是引导菜农在早晨固定时间段摆摊,时间是6点到八点,时间一到准点撤离,还路于民,之后再由环卫人员清扫干净。这样集中在一起,既方便统一管理,也能让他们安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