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记者 刘露

2025-08-19 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

  以笔为犁耙古今,化纸作田耕春秋。8月16日,在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南阳作家群著名作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与众多文化学者展开深度对话。活动中,秦俊重磅预告了其创作的《大汉王朝》(《汉高祖刘邦》《汉武大帝》《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即将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

再现两汉四百年风云变幻

秦俊创作了25部、超千万字历史帝王小说(从《春秋五霸》到《汉高祖刘邦》《汉武大帝》《光武帝刘秀》,直至八卷本《大宋天子》),在当代作家中成就斐然。

他的鸿篇巨制《大汉王朝》总字数360万字,独辟蹊径,以民间叙事视角生动再现两汉四百年风云变幻,被评论界誉为“解读历史的民间叙事派代表作”。

访谈中,秦俊以充满网感的语言揭秘新书看点:刘邦“沛县朋友圈”的创业解码、汉武帝“霸道总裁”般的权谋日常与“求仙打假”轶事、光武帝刘秀“骑着牛开打”的昆阳逆袭传奇,以及《汉宫残阳》中吕后、王政君等“全员狠人”的后宫风云,为观众解析汉代历史的兴衰密码与创作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大汉王朝》以“创业-守成-中兴-衰亡”的完整叙事闭环,入选“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被评价为通过民间视角构建了观察汉王朝的“棱镜效应”,是新世纪历史小说在叙事创新、人物塑造和文明解读上的重要突破。

笔耕不辍的“庄稼人”精神

秦俊作品以朴实通俗见长,善于以民间视角解读宏大历史,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在其笔下都鲜活可感。

他常通过宫廷侍卫、宫女的眼光展现历史事件对底层的影响,用市井烟火、百姓日常还原时代风貌,让历史真正“接地气”,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生动认知历史的窗口。

以他的作品为代表的南阳历史文化创作,已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滋养着地方认同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访谈围绕主题“以笔为犁耙古今,化纸作田耕春秋”展开。秦俊深情分享了他的创作初心。他引用庄稼人面对干旱时“看着庄稼旱死不管,那就是坏了良心”的质朴箴言,将其升华为自己的创作信条:“书本就是作家的庄稼地,书写不好历史,同样是坏了良心。”

他坦言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始终坚持依据历史脉络用心耕耘,力求还原历史、写出趣味、讲好故事,尤其提到其作品《大宋天子》的创作历程,强调了在历史文学创作中对真实性的执着追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教授张国臣从文学与法学交织的独特视角解读秦俊作品的时代意义。他高度评价秦俊著作对当代读者,尤其是大学生的启迪价值,认为其提供了理解中华文明根脉的生动教材。

在活动设置的签书区,众多文学爱好者与秦俊展开交流。秦俊表示,期望《大汉王朝》能唤起年轻一代对历史的兴趣,助力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