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今年以来我市反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32次集中行动 为群众追赃挽损3900余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化“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全力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公安局组织优势警力研判深挖案件线索,全力开展破案攻坚,先后组织32次集中收网行动,共破获电诈案件912起,抓获涉诈嫌疑人1200余名,累计为群众追赃挽损3900余万元。围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本地涉诈黑灰产犯罪,打处收卡、贩卡人员450余名。通过严打严惩,有效挤压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在我市的活动空间。
深化综合治理 持续提升共治实效
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市“131”协调机制作用,强化行业系统治理和源头管控,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反诈工作推进会3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凝聚属地党委、政府和成员单位反诈工作合力。与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分行、市金融监管局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针对发现的行业问题,先后通报约谈6家银行机构,下发风险提示12次,处罚5名直接责任人员,清理排查存量账户200余万户;联合市通管办对9.4万个异常电话号码进行关停处置,有力推动金融、通信等重点企业落实反诈社会责任。
强化科技支撑 不断优化警情快速联动处置机制
市公安局持续优化警情快速联动处置机制,通过南阳“反诈大脑”平台整合多维度预警数据,日均向全市发布4000余条预警信息。建立健全“市级组织推送、县级精准处置、派出所上门劝阻”的三级工作模式,强化警银联动机制,推动预警拦截工作高效开展。今年以来,全市共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40余万人次,成功劝阻案件3300余起、拦截潜在损失1.1亿元。6月份,南召县公安机关会同村镇银行及时处置可疑交易线索,成功拦截受害人转账资金400余万元。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统筹线上线下两个宣防阵地,聚焦重点区域强化面对面宣传,积极推进反诈宣传进小区、进企业、进商户、进单位,开展精准“一案两宣一回访”活动4400余次;开展反诈宣传进高校活动,有效提升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生防骗能力。通过线上开展“公安局(所)长说反诈”等活动,发布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社区民警说反诈短视频230余部,以全警说反诈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学校校长、班主任说反诈,打造“身边人讲身边事”的短视频矩阵,切实解决宣传难以入脑入心的难题。近期,我市打造“孔明灯”南阳反诈AI问答助手,该助手采用大量真实案例,实现24小时为群众解答涉电信网络诈骗难题,目前已上线“爱南阳”政务App。
看清这些诈骗陷阱 持续提升防骗能力
针对市民关心的高发电诈类型及防范问题,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案件占比超60%的前5类诈骗为:网络刷单返利类、虚假服务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冒充公检法类。
市公安局提醒广大市民,时刻紧绷“防诈骗”这根弦。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以下防范要点: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信息,特别是涉及金钱、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的内容,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其内容;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二要核实信息真实性。在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时,应通过官方网站或电话号码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要多方求证,避免盲目转账或汇款;下载App时选择官方渠道或正规应用商店,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病毒,定期杀毒和更新操作系统。三要谨慎进行转账操作。在进行任何转账汇款操作之前,务必反复确认对方身份和交易的真实性;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或向陌生账户转账;在进行转账操作时,要仔细阅读风险提示相关信息;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定期更换支付密码,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如遭遇诈骗,要立即停止操作与转账,保留聊天、通话、链接、二维码、转账记录等证据,拨打110报警并说明转账时间、金额、账号与平台,争取快速拦截资金。
“孔明灯”反诈AI助手 提供全天候反诈服务
“孔明灯”反诈AI助手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实时响应,可对群众输入的涉诈情景进行快速识别与深度解析。目前,“孔明灯”系统已集成超过200种诈骗变种识别模型,并依托市公安局最新案例资源实现每日持续更新。不论是“刷单返利”“虚假投资”还是“冒充公检法”等高发诈骗类型,市民只需在对话框内输入诸如“网友推荐投资平台是否可靠”或“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该怎么办”等具体问题,或上传文字、语音、照片、聊天截图等图像信息,“孔明灯”均能够基于最新反诈知识库,生成针对性、个性化防范建议。
“孔明灯”反诈助手内置于南阳市官方城市服务应用——“爱南阳”App中。该App由南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统筹建设,集政务服务、民生诉求、资讯发布和便民应用于一体,是南阳市政府打造的“智慧城市”重要入口和数字化服务载体。市民可前往各大应用商店下载“爱南阳”App,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在首页显著位置进入“南阳反诈”专栏,免费使用“孔明灯”AI反诈助手各项功能。
又到开学季 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理性消费
结合开学季学生群体易受骗特点,市公安局梳理出针对性风险与防范举措:中小学生易遭遇“免费送游戏皮肤”“买卖游戏账号”“冒充公检法恐吓转账”等骗局,多因使用家长手机操作被骗;大学生则以“刷单返利”“虚假购物”“虚假服务”类诈骗为主。
对此,市公安局提醒,学生要筑牢“社交防线”,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加入来源不明的群组,面对网络上的“福利”“求助”“恐吓”,先与家长、老师沟通核实,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要守好“信息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绝不向他人透露,更不要将自己的社交账号、支付账号借给他人使用。家长要做好监护引导,妥善保管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尽量关闭非必要的免密支付功能,同时主动和孩子科普反诈知识,引导孩子养成健康上网、理性消费的习惯,避免因好奇或贪小利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