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宛城区茶庵街道樊庄村,村民梁秀梅用爱心和敢闯敢干的劲头,从“托有难题”到“幼有优育”,为乡邻的孩子们带来温柔的光。宛城台记者崔菲菲、付任贤、乔盈盈、姚宇泽报道:
“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在樊庄村“启爱托育”宽敞明亮的教室,孩子们活泼稚嫩的歌声里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童真。扎着高高的马尾辫,初见梁秀梅,她正面带笑容带着孩子唱着甜美的儿歌。
梁秀梅嫁入樊庄村时,村里没有像样的幼儿所,孩子们要么得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要么只能在家由老人看管。梁秀梅把自己的嫁妆钱拿了出来,又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入股,凑齐了托育所的启动资金。没有场地,她就和丈夫一起动手,把婆家的旧瓦房翻新改造;没有教具,她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用废旧布料做玩具、用硬纸板画挂图;师资不够,她主动报名参加乡里的幼教培训,白天在工地上监工,晚上挑灯学习幼教知识,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梁秀梅:“我带领老师们出去学习,把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带给农村的留守儿童们,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好的学习能力。”
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梁秀梅四处考察学习,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设了美术、音乐等特色课程,还专门开辟了户外活动场地,种植了蔬菜和果树。村民张守鸽告诉记者:“我的孩子自从送到启爱托育,他变得更有礼貌了,垃圾知道扔进垃圾桶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唱歌、跳舞、做游戏,看到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成长,作为家长,我感到很放心。”
梁秀梅用爱铸就了好口碑,她的故事越传越远,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来到她的身边,“启爱托育”也从刚开张时的7名增加到3个班60余名。樊庄村村委委员杜思跃:“现在周边三个村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还为村里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