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静音键” 守护群众“幸福梦”


记者 杨峰

2025-08-20 来源:南阳12345

 随着城市“夜经济”日益繁荣,相伴而生的噪音扰民问题也日渐凸显。2025年以来,方城县已累计受理市12345热线交办的噪音污染相关诉求高达507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切实回应群众关切,营造宁静和谐的夜间环境,方城县迅速组建由县城管部门牵头的工作专班,聚焦公共场所夜间喧哗、夜市高音喇叭揽客、工地超时施工等突出问题,全面打响噪音污染专项整治攻坚战,着力遏制噪音污染,切实提升城市夜间环境品质。

 一、普法先行,源头筑牢“静音”防线

 组织志愿者深入公园广场等噪声敏感区域,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公园广场噪声管理相关规定,重点明确活动时段、音量上限及夜间九点后的“静音守护”要求;执法队员深入辖区各施工工地,开展专项宣讲活动,引导施工单位牢固树立“降噪施工、文明施工”理念,从源头上提升守法自觉性。截至目前,方城县已累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5场,发放宣传单、手册等资料1710余份,张贴禁噪通告600余张,法治意识渐入人心。

 二、分类施策,精准治理“扰民”顽疾

 方城县在强化公众噪声防治意识基础上,推行“分类治理”模式精准施策:一是严控施工噪声。督促施工单位优化工序、压缩夜间施工时长,推广低噪设备并建立维保制度,对确需连续施工项目严格执行报备公示及居民沟通。二是整治商业噪声。执法大队通过高频次巡查与错时执法,常态治理促销及夜市商业音响扰民,营造安静有序环境。三是规范文娱噪声。对群众公园广场活动采取“柔性管理+耐心疏导”策略,引导活动组织者控制音量、遵守时段规定,努力平衡文化生活与夜间安宁。

 

三、立体监管,长效筑牢“安宁”屏障

 为巩固噪声污染长效治理成效,方城县着力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健全与公安、住建、环保等部门及属地政府的线索移交、信息互通机制,有效破解监管执法衔接难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二是推行全时监管。对工地全面摸排建档,实行“日常巡查+突击检查+24小时值守”,对违规夜间施工“零容忍”,做到“发现即查即处”,形成有效震慑。三是优化响应机制。组建专职夜间巡查值守队伍,确保群众反映的噪声问题30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实现噪声问题高效闭环化解。

 

 下一步,方城县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细化降噪措施,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织密防治网络,用“静音键”守护群众“幸福梦”,为建设宜居方城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