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简称《规划》)对外发布,其中提到,要把河南打造成为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如何实现目标?郑州、洛阳、鹤壁、商丘、信阳为何被“点名”?新一轮算力“争夺战”之下,河南的机会在哪里?
新目标 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
此次《规划》明确,要把我省打造成为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的算力调度核心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算力高地,定下了“小目标”。
到2026年底,全省算力基础设施标准机架数达到35万架,平均利用率达70%以上,算力规模超过120EFLOPS,智算、超算等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形成10个以上算力规模达到E级的大型算力中心。
抢占算力高地,近年来,河南动作不断。
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算力支撑作用,在精准医学、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实施10项以上超算创新生态专项。
2023年7月,《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发布,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部算力高地。建立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平台运营结算分担机制,每年发放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等算力资源,每个单位年享受奖励不超过100万元“算力券”。
4个月前,河南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要求支持郑州市构建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大通道,积极推动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郑州城市算力网等重点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还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得益于多项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河南算力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随着《规划》的出炉,河南算力发展进一步迈向纵深。
“任务卡” “一核四级多点”总体布局
《规划》布置了多个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构建以郑州市(含航空港区)为核心,洛阳、鹤壁、商丘、信阳等市为区域增长极,各地多点配套发展的“一核四极多点”总体布局。
“点名”郑、洛等地,它们领到了怎样的“任务卡”?
郑州:结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建设,依托郑州网络枢纽地位和算力资源,以算力网引领发展,加快智算中心布局,构建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为主的算力中心集群,把郑州市(含航空港区)打造成为保障省内、辐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综合性多功能算力枢纽中心。
洛阳:依托制造业、网络优势和较好算力基础,建设成为省内算力副中心和豫西区域算力增长极,辐射服务晋南、陕东等邻近省份区域。
鹤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能源比较优势,建设成为豫北区域算力增长极,辐射服务冀南等邻近省份区域。
商丘:依托枢纽区位优势,建设成为豫东区域算力增长极,辐射服务鲁西南、皖北等邻近省份区域。
信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云灾备建设基础和绿色能源优势,建设成为豫南区域算力增长极,辐射服务鄂北、皖西南等省份区域。
“郑、洛等城市被安排新任务,主要是基于当地自身的特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表示,郑州一直聚焦打造‘算力之城’,已取得明显成效,拥有成为“一核”的基础和实力。洛阳工业实力雄厚,能为算力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在鹤壁,京东(鹤壁)算力中心、垂天云适配中心等一批算力中心已建成投用;商丘、信阳区位优势明显,也有一定的算力基础产业。
新方向 智能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急需算力支撑
区位是河南发展算力产业的最大底气。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东数西算”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间位置,可有效减少传输延时。当前,河南省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居全国第一位,网间平均时延居全国第三位。
此外,河南的服务器、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5.4%和10%,产业基础牢靠。同时,作为工业大省,河南能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场景支撑。
《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显示,在算力质效层面,积极推动算力业务发展、引入算力产业链企业的河南,已位居全国前十;河南运力分指数排名同样位居全国前十,其中在算间网络层面,排名全国第六位。
赵西三认为,河南布局了多个省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算力的支撑。
不仅如此,在许多新的产业领域,河南也离不开算力的赋能。
比如,智能驾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的下半场,而智能驾驶需要更短的延时、更强的算力,河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迅猛,产业需求旺盛。
再比如,当前,生物医药领域已迈入数字化时代,其研发同样需要算力。在该领域,2023年,河南共有生物医药企业1530家,总产值2820亿元,稳居全国前5位。
新领域能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成长土壤,而算力的发展,又能深度促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