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南阳职教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心谭庄村党支部书记田保贵,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着力壮大村级集体济,改善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用实干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的 “和美乡村” 新图景,被评为南阳市“文明乡风建设好支书”。
9月18日,淅淅沥沥的秋雨浸润着豫南乡村,我们走进谭庄村党支部,走访了这里的 “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田保贵。
“村里的事,核心是‘人和’。”田保贵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不仅是他的治村理念,更化作了一件件“以民为本”的实事。
2020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将 “五星支部” 创建作为工作总抓手,牵头制定了既接 “地气” 又有引领性的 “村规民约”—— 大到村级发展规划,小到邻里相处细节,都把 “和” 的理念融进去,让 “以和为贵” 慢慢变成村民的日常习惯。
要让文明乡风真正落地,不能只靠 “纸上规定”。他充分激活 “一约四会” 作用——“红白理事会” 破除大操大办陋习;“道德评议会” 评选身边好人;“村民议事会” 凝聚发展共识;“禁毒禁赌协会” 守护乡村安宁。
比制度更暖心的,是他 “把群众当家人” 的真心。2021 年汛期,暴雨淹了村庄,不少村民家里积水没到大腿根。田保贵披着雨衣就往村里冲,挨家挨户敲门喊人,从半夜跑到天亮,把全村村组跑了个遍,尤其是老弱病残家庭,他要么背着老人转移,要么帮着搬东西,确保一户都没落下。疫情期间,村里一位病人半夜突然休克,家属手足无措。田保贵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开车往市区赶,顶着防疫检查的层层关卡,一路护送病人到医院,还帮忙跑前跑后办住院手续。事后家属拿出钱想感谢他,他坚辞不收:“我是村干部,这都是该做的。”
在田保贵的带动下,党员干部跟着干,乡贤群众主动参与,曾经的陈规陋习没了踪影,移风易俗成了新风尚。谭庄村先后涌现出 17 户 “五美家庭”, “人和、心齐、风正、气顺” 的暖人氛围,成了谭庄最亮眼的 “底色”。
“以前村里垃圾遍地,雨天出门一脚泥,冬天道路积水结冰,人车摔倒现象不断;现在出门是游园,晚上有路灯,日子比城里还舒心!” 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满脸自豪。
为改善人居环境,田宝贵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一起 “啃硬骨头”:先后组织铺设污水管网3000余米,硬化村内道路4000米,新建3座污水处理设施,将曾经的垃圾场、废土堆一一清理、平整、绿化,让 “脏乱差” 变成了 “风景线”。针对村民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的难题,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耐心与群众协调土地,巧用村庄周边的沟壑、废地和老旧宅基地,建成6个 “小而美”的综合性游园。
为了节省资金,他带头当起 “工匠”,和志愿者们一起焊接钢管、制作配件,亲手安装秋千架、钢制长条凳和单双杠;为了让游园常新,他发动村民参与花木养护,如今的游园里,树木葱郁、广场整洁,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茶余饭后在此休闲锻炼,幸福感满满。就连村边小桥的安全栏杆,也是他带着志愿者亲手焊接安装,彻底解决了三轮车坠桥的安全隐患,附近的大妈笑着说:“现在过桥,很安全,心里踏实得很!”
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跟上。田保贵牵头组建了村民腰鼓队、舞蹈队,每逢节日组织文艺汇演,让村民们走上舞台当主角;2022 年,谭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投用,他又广泛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站成为传播新思想、涵养新风尚的 “主阵地”。
雨中的谭庄,行道树生机勃勃,小游园绿意盎然。田保贵指着自己参与建设的一处处设施,眼中满是自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算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谭庄村的故事,也正在这份初心的坚守中,续写着更精彩的篇章。
简评:田保贵是基层干部的实干典范。他以 “和” 为治村核心,用“一约四会” 树文明新风,又躬身改村貌、建游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他把实事办进心坎,让谭庄焕新,其为民初心与务实作风,生动诠释了 “文明乡风建设好支书” 的内涵。
职教园区新闻中心:乔峰 许春 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