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杨、柳、法桐等行道树进入飞絮高发期,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不仅影响居民出行、引发过敏,也破坏了公共环境卫生。为营造整洁、舒适、清新的生活和出行环境,淅川县城管局园林景区中心多措并举开展飞絮治理工作。淅川台记者刘丽报道:
近日,在淅川县东滨河路,县园林景区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杨树、法桐等注射花芽抑制剂,通过赤霉素类成分的人工干预,抑制花芽分化,使次年飞絮减量。目前已完成解放路、老街路、二环路、三环路、前进路及崇德公园等路段行道,共计800余棵杨、柳、法桐树的治理工作。市民 王定栓:以前飞絮满天飞,出门得戴口罩,通过处理,如今空气也新鲜了,来公园里玩心情也舒坦了。
除了注射抑絮等化学防治措施,淅川县园林景区中心还利用冬春季最佳修剪时机,提前修剪,疏枝减絮。同时,开展错时喷淋作业,采取雾炮车、高压水车对法桐、柳树、杨树等树冠进行强力喷水、喷雾,增加空气湿润度,减少飞絮在空气中的扩散,从而减少飞絮危害。淅川县城管局园林景区中心办公室主任 徐飞 :飞絮治理工作已经开展3年了,目前来看成效是十分显著的。预计在5月底前完成城区全部工作,全力为市民营造清新、舒适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