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南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扛稳扛牢守护一库碧水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32个国省控断面达标率100%、优良率96.9%,唐河、白河出省境水质持续达到Ⅲ类,有15个断面水质优于考核目标1-2个类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坚持三水统筹,高位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牢记“国之大者”,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治水思路,市委市政府将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作为“五聚五提”重要内容之一,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布实施河南省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围绕水源地保护制定《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清单》,审议通过并实施《南阳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协同治污,制定《南阳市2024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将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两个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和大抓落实积分管理的约束性指标,严格落实行政辖区环境质量排名暨奖惩办法。积极探索治水新思路,率先在全省建立(唐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流域合作共治能力。
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城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完成排水管网改造137.5公里,中心城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79.9公里。目前全市已建成投运34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3.5万吨/日,累计配套污水管网3397.78公里;汇水区建成乡镇以上污水处理厂31个,配套建设管网近900公里,处理能力达20.2万吨/日。完成新增13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36.97%,其中,汇水区达到53.4%。持续开展全市建成区排污口集中清理封堵行动和暗访核查工作,印发“一口一策”整治清单,累计排查主要河流湖库入河排污口2954个、溯源2915个、整治371个,圆满完成省定目标。拉网式排查发现并整改建成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黑臭水体14处;每季度对全市17条城市黑臭水体监测一次,每月对县城及中心城区内河断面开展监测,印发水质通报,避免返黑返臭,确保“长制久清”。实施船舶节能绿色发展,完成丹江库区22艘船舶的岸电系统受电设施建设改造工作。
聚焦重点流域,坚决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南阳市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问题整改方案》全面落实,提升环库县区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能效,淅川县市政管网GIS系统投入运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库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42.21%,农药利用率41.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2%,完成入库(河)排污口整治500个。对全市乡镇级以上(含千吨万人)共15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风险隐患“动态清零”行动,严查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应急防撞设施、污染防治设施问题,修复破损标识标牌45处、整治环境隐患93处。以“四点一线”(四点:白河上范营、排子河邓州市、白河翟湾、淮河出山大桥断面;一线:唐河干流沿线断面)为重点,制定“一断面一措施”水质达标提升方案,责任到人、限期达标,系统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四点一线出省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坚持试点先行,先后有丹江口水库、唐河(唐河县)、白河(新野县)、默河(内乡县)等4条河湖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创建数量名列全省前茅。河长制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累计出动人员9万余人次、车辆1.2万余台次、巡查河道3.4万余公里,清理河道280余公里、垃圾120余万吨,河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完成水生生物资源年度调查,科学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投放优质各类苗种500余万尾。制定《南阳市2024年度国土绿化工作方案》《南阳市国土绿化导引规则》《南阳市农村绿化美化方案》,规范标准、以制提效,完成造林绿化51.63亩,获得省林业部门肯定。制定《河南省南阳市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方案》,治理石漠化40.57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做好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开展生态现状调查监测,积极推进有关问题整改。
强化常态长效,健全完善水环境监管机制。落实“日预警、周巡查、月通报、季点评”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强化督导与帮扶并重,有力推动水质异常问题及时妥善处置。强化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新增两个自动监测站,市控断面自动监测站达到38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三水一体化”数据库与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水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南阳实践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完成唐河、白河、淮河、丹江口水库库区流域约40条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工作。与省内外9个地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定期联合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持续构建完善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依法治污,2024年全市共查处71起涉水环境违法行为,其中行政处罚63起,刑事移送8起,有力保障了水质安全目标。